网上“背薄一寸,年轻十岁”“练背治垮脸”的说法很流行,许多人都希望通过锻炼背部来改善面部轮廓,达到抗衰老的效果,也有人嗤之以鼻,“脸垮明明是地心引力在作祟,谁能对抗地心引力?”那么,练背究竟能不能抵抗衰老的自然规律?该怎么练背?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衰老的进程从生长发育高峰期后逐渐开始,而肉眼可见的衰老则从20多岁开始,以面部最为明显——- 20+时:面部会开始出现动态纹以及皮肤质地纹理的改变。
- 30+时:这个年龄段的衰老迹象更明显和具体,包括鱼尾纹、抬头纹等,颧骨脂肪垫移位、眉毛和脸颊下垂、皮肤色素沉着变化,以及由于皮肤弹性下降、脂肪分布变化、骨量流失等原因,导致下颌线逐渐模糊、不清晰等。
- 50岁左右:此时衰老加剧更突出,面部全部轮廓整体逐渐开始向下走。
背部肌肉与面部形态有着一定关联。从人体解剖学角度来说,人体是一个平衡的有机整体,各部位相互协同、相互拮抗,肌肉亦有协同肌和拮抗肌的说法。人体的背部与面部通过一系列肌肉与筋膜结构,形成了联动机制。一个强壮的背部肌肉,不仅能让人拥有优美的背部线条,还能有助于保持面部肌肉的紧张度。正常状态下,健康有力的背肌,会将眉拱以上额、顶部的皮肤和筋膜向后拉紧,让人看上去很挺拔。
练背可紧致后背肌群,加速“后表链”(“后表链”一词代指身体背面的肌肉群,特别是竖脊肌、臀部肌群、腘绳肌以及小腿肌群。)的生物力学传导。当后背肌肉紧致有力,其产生的力量可沿着后表链这条“传送带”向上传递,提拉面部表情肌,改善法令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背部与面部通过后表链关联,但仅靠练背难以完全实现对面部紧致感的提升。正确的理解应是通过练背改善含胸、头前引等不良体态,使颈阔肌恢复正常支撑力,从而改善面部下垂状态。在练习背部时,无论我们发力是否正确,都需要挺直腰背,这个时候,我们的脊柱生理曲度是处在一个很正确的状态,练习时背部的肌群发力,尤其是竖脊肌激活的状态下去练习背部,胸廓前部、颈前侧的肌张力、筋膜强度都得到了恢复。通过系统的背部训练,能够增强背部肌肉力量与稳定性,有效纠正头前引、含胸、驼背等不良姿态的问题。练背过程中胸廓的打开极为关键,胸廓犹如面部肌肉的重要支撑平台,练背使胸廓获得良好的承托力,能够让被拉长而松弛的颈阔肌恢复紧致状态,从而有效改善非脂肪性双下巴,使下颌线更加清晰。综上所述,背部功能性训练对于改善面部松弛下垂有一定的作用。动作要领:平整的地面铺上瑜伽垫,俯卧于瑜伽垫上,腹部贴地,头、四肢向上抬起,俯身时吸气,挺身时呼气。
每次进行10—15个,进行4—6组。组间休息时间为30—45秒左右。俯身收缩是健身动作中背部肌肉进行俯身收缩时,需要保持俯身姿势。背部挺直,然后通过收缩背部肌肉,将肩胛骨向中间靠拢,感受背部的紧张和收缩。
每次进行10—15个,进行4—6组。组间休息时间为30—45秒左右。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以下肌肉:背阔肌、肱二头肌、背部三角肌、三角肌后束、大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部斜方肌。每次进行10—15个,进行4—6组。组间休息时间为30—45秒左右。
哑铃俯身划船主要锻炼背阔肌,其次锻炼的是斜方肌、菱形肌、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前臂屈肌和伸肌。每次进行10—15个,进行4—6组。组间休息时间为30—45秒左右。
以上这几个健身动作,保持2—3天锻炼一次的频率,可以激活身体背部肌群,增强基础代谢率,低成本抗衰。
人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单单仅靠练背是很难实现抗衰,留住青春的,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但长期、规律的运动的确能一定程度延缓衰老,让我们更年轻,所以不妨来运动起来吧。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