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泸州:400年时光,撑起远漂海外的油纸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泸州油纸伞制作技艺的发祥地在江阳区分水岭镇,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泸州油纸伞以泸州当地盛产的桐油、楠竹、水竹、岩桐木、皮纸等为原料制作,伞身轻便美观,伞面诗画兼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月9日,江阳区分水岭镇伞乡景区的油纸伞博物馆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毕六福拿着小刀,将一片片竹块雕刻成精细的梯形。

毕六福制作油纸伞

“这是伞的开关,是整把伞中最常使用到的部件。”一边操作,毕六福一边为来自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5名学生讲解油纸伞的制作工艺。

为学生讲课,毕六福早已驾轻就熟。他说,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接触、了解到了分水油纸伞这项非遗技艺,每年都有不少学者、学生专程前来参观学习。

在毕六福的学生中,除了来自本地及全国一些高校的学生,还有很多“洋学生”。“这几年,我和儿子经常在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宣传中国伞文化,每到一处,当地民众都很感兴趣。之前我还在美国待了10多天,专门教孩子们做伞。”毕六福说。

毕六福向学生们讲解油纸伞制作工艺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毕六福都会认真讲解关于油纸伞的点点滴滴。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喜欢并关注油纸伞,让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非遗能继续传承下去。

96道工序 400多年传承

古法技艺让油纸伞实现非遗“三级跳”

凿子、铲、斧子、刀……在油纸伞博物馆里,陈列着不少做油纸伞的工具,看上去都有些年头。“这把刀就是我爷爷当年做油纸伞用的刀。”毕家世代制伞,到毕六福已经是第六代。他说,制作油纸伞需要使用上百种工具,基本上木匠用的工具,他们都在用。

不过,有了工具就想做出一把合格的油纸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选材到制作,油纸伞有着非常多的讲究。

在选材方面,伞骨必须选取海拔800米以上阳坡生长满3年的楠竹,这种竹料结构紧密、柔韧性强;伞托、伞柄要用岩桐树、杉木树制作,保证质地坚韧、经久耐用。工艺方面更是精细,一把伞要经过96道工序,从伞架制作到石印制版,再到糊裱、网边、上油、穿线,全部依靠纯手工操作,使其符合纸伞四沟平整、不露接头、桐油涂抹均匀等一系列质量标准。

油纸伞成品展示

“除了祖上传下来引以为傲的‘伞斗满穿’绝技外,我们还有不同的三种伞面:石印画伞面、手造纸伞面和手绘伞面。其中石印传统工艺全国只有我们在做。”毕六福将记者带到放石印机的地方,一名制伞师傅把画有图案的文稿平铺在大理石板上,像擀饺子皮一样碾过伞纸,过几遍,花纹就出来了。

毕六福解释说,石板上涂脂肪性的药墨,使原稿在石板上显印出来,然后涂上一种酸性胶液开始印刷。酸化的石材受水拒墨而无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着墨而显色,这样图案就按原样印在扇面的皮纸上了。

工人制作油纸伞

复杂的工序和高级的制作技艺,是分水油纸伞能传承400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这份传承中有着非常多的不易。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鲜、现代的布伞进入并迅速抢占中国市场。到2000年前后,是油纸伞最艰难的时刻。那时,一年只能卖出五六千把伞,且每把伞均价不到10元。

还要继续做油纸伞吗?毕六福面临两难的抉择。

“不管你遇到啥子情况,都要把手艺坚持下来。”2000年,毕六福父亲弥留之际,叮嘱儿子把油纸伞做好,机遇留给能坚守的人,时机到了就能发扬光大。面对父亲的嘱托,毕六福想了很多办法,并用其他收入来贴补油纸伞的亏空。

“请不到工人我就自己做,哪怕每年都在亏钱,我也要把手艺坚持下来。”这样的情况在2006年迎来转机,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分水油纸伞迎来非遗申请的“三级跳”。2006年,分水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又在2007年、2008年先后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毕六福被推举为代表性传承人。从那时起,毕六福带着分水油纸伞在全国媒体和展会上多次亮相,分水油纸伞的名声逐渐在全国打响。

新一辈传承人带来新思路

油纸伞一次次“出圈”

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泸州分水油纸伞入驻大运村,盛装出现在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们面前。

美丽的造型、“中国红”特别的寓意,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在直径3.5米的大伞下面,还挂着十余把小伞,小伞下又连接着木质“许愿卡”,各国记者都可以在上面写下心愿。在这一刻,分水油纸伞突破了“次元壁”,拓展出全新的应用场景。

直径3.5米的分水油纸伞亮相成都大运会

油纸伞这一次的“出圈”,是新一代继承人用年轻的思维,让油纸伞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一次尝试,也代表着毕六福的后人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承担起传承和发扬非遗的重任。

2008年,毕六福的儿子毕原绅大学毕业,接到父亲的邀请后,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泸州,成为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新一代传人。

新鲜的血液为油纸伞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毕原绅带着这些独具中国风的伞走访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美。在他看来,一把分水油纸伞,也是赠予亲朋最传统且规格相当高的礼物。

毕六福说,古时候学子们进京赶考,行李中一定会带上一把油纸伞,有的是好友送的,有的是恋人送的,有的则是父母长辈送的。这把伞为学子一路遮风挡雨,也寄托着家乡故人最深刻的思念和祝福。此外,古时候女子出嫁时,娘家也有赠送油纸伞的习俗,取“有子”的谐音,祝愿子女早生贵子。

油纸伞一直都承担着中国人送礼的传统角色。2021年,泸州市政府领导曾将分水油纸伞作为礼品,赠予时任智利驻华大使施密特,明星成龙也曾将分水油纸伞当作礼物赠送给他人。为此,毕原绅围绕油纸伞的历史,打造出了新的伴手礼文化。

近年来,《陈情令》等古装剧轮番火爆泸州人的朋友圈,油纸伞作为古装剧的常驻道具,也频频出现在大家眼前。

毕原绅说,他曾为多部热播古装剧定制油纸伞。当这些油纸伞出现在主角手中时,“XX同款油纸伞”的词条也频繁出现在购物平台上,这时分水油纸伞又成为了一种“粉丝向”的礼物。

油纸伞成品展示

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油纸伞摆脱了无法传承的困境,市场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如今,随着分水油纸伞声名鹊起,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泸州市油纸伞产业再次兴旺,去年全产业产值达3000多万元。

2024年,毕六福油纸伞荣获“四川老字号”的称号,而纵观全省入选的老字号中,只有毕六福油纸伞是手工艺品,这是对毕六福品牌的认可。毕原绅说,老字号的认定激励着他们在以后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更加努力,未来他会和父亲一起,进行更多尝试,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分水油纸伞。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重庆
400年的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