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管在生产线上自动排料、分拣机器人快速抓取材料进行焊接、AGV小车来往穿梭实现物料精准配送……这是记者近日在东方锅炉蛇形管数制·智联工厂看到的一幕。
据东方锅炉工艺研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工厂能实现蛇形管柔性化加工、无人化焊接、精准化物流、智能化检测等,设备数字化率达100%,人均产值提升250%。
乘“云”而上,借“智”转型,这是自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生动实践。“智改数转”已为企业插上“智慧翅膀”,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智改数转”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答题”。自贡究竟该如何作答?
自贡加快推进“智改数转”步伐 记者 宋姿熠 摄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新月异,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深度结合,成为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切口”。
东方锅炉把“智改数转”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于今年6月打造行业首个蛇形管数制·智联工厂。该工厂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大型清洁高效电站锅炉核心部件高温段蛇形管制造智能工厂,代表了锅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最新成果。
记者走进工厂注意到,整个焊接集群仅有1名技术人员在巡查。工艺研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厂建成行业首个全自动组对焊接集群,能通过智能传感、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小径管高精度自动组对及多材质柔性焊接,人均产出效率翻了3倍。
这就是“智转数改”带来的显著成效。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加持”下,企业从“制造”转向“智造”,实现了降本增效。
除了数制·智联工厂外,去年,国内行业首个联箱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也在东方锅炉自贡基地投运,人均产出效率是传统制造的5倍,产品合格率与物料利用率达100%。
传统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记者 宋姿熠 摄
同样通过“智转数改”实现降本增效的,还有四川大禹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车床正对圆钢进行切削作业,智能加工实现了密封件尺寸的高精度控制。一侧的任务看板和运营看板,实时显示着计划日期、生产单号、备料状态、时间进度等信息。操作人员可根据流程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及时跟踪监测,并按照生产任务和要求进行调整。
自贡运机车间实现自动化生产 记者 卜一珊 摄
乘“云”而上、借“数”发展,大西洋、运机集团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发挥头雁作用,投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不断凸显,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自贡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正在加快。
赋能产业改造提升 传统制造迎来“智”变
自贡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产值占比超70%,可以说是全市经济的“压舱石”。对自贡而言,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必须做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这篇大文章,赋能产业“强筋健骨”。
如何干?自贡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已研究制定分类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工作方案,力求通过3年时间破解企业“不愿转、不会转、不能转”问题,推动588户规上企业全覆盖“智改数转”。
“智改数转”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记者 宋姿熠 摄
怎么改?自贡通过对现有规上企业改转意愿、改转能力的调查摸底和梳理,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分批推进。同时,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示范引领占比达70%的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材料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
具体而言,就是以东方锅炉为代表的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主要起示范带动作用;有意愿、无能力的企业,将作为重点支持对象,针对技术和资金等问题推出系列转改项目奖励政策;对于无意愿、有能力的企业而言,将重点做好政策引导,提升企业主观改转意愿;对无意愿、无能力的企业,自贡考虑通过“智改数转”公共服务云平台向企业提供改转资源,设立“智改数转”消费券支持开展“入门级”数字化应用,逐步激活企业改转动力。
“智改数转”让传统企业“老树发新芽”记者 宋姿熠 摄
成效如何?随着“智改数转”步伐的加快推进,东方锅炉行业首个蛇形管数制·智联工厂、川润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中心、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智慧园区一期、自贡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3个场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6户企业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名单,上云企业达到2395户。
由此可见,“智改数转”不仅撬动了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更是点燃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接下来,自贡将重点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持续分类推进“智改数转”,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