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齿冠发黄,根部发黑,还有黑色蛀洞的牙齿,在今夏成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热门文物展品,这颗牙的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穿越1400年,没见过隋炀帝的现代人,排着队想要看看他的“帝王牙”。据专家介绍,这颗牙齿是隋炀帝的臼齿,蛀牙显示出一定的龋病症状,这表明古代人类也存在类似现代人的牙齿健康问题,皇帝也不例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牙齿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也是礼仪的象征。而现代,一口整洁的牙齿,也成为个人形象的门面。
9月20是全国爱牙日,牙齿的事儿,还真值得好好聊聊。
排队看蛀牙挺稀奇,但隋炀帝的两颗“帝王牙”的确有宝贵的考古学价值和意义。它们使隋炀帝埋葬位置得以明晰,也是极少数通过科学考古发现的帝王遗骸。
除了隋炀帝“形象不佳”的蛀牙,考古领域还有许多既具有文化科学价值,亦精美华贵的牙文物。
对于常见的牙周疾病,经历过的人形容,“像电钻插进肉里,吃个稀饭都泪流满面。”
对于牙痛,各大文豪也不免落入俗套。韩愈的牙,不到四十岁就开始松动,他赋诗云:“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馀存二十馀,次第知落矣。”他安慰自己,一年落一颗牙,还能落二十多年;梁实秋对于掉牙的心态更加松弛,“前函告门牙危在旦夕。昨晚食冰棒ice cream,咔嚓一声,门牙折断,当时以为是冰块……”
鲁迅的牙痛,和他吃糖、喝酒和吸烟一样出名。他的日记中,记录牙病发作和治疗的情况有100多处,还特别在其名作《从胡须说到牙齿》里,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来写“牙痛党”的生活常态与求医经历。
比牙病更令人害怕的,是看牙病。有人评价道,“看牙带来的恐惧,堪比十大酷刑。”这种恐惧包括躺在牙椅上的无助感、牙齿治疗时高速涡轮机产生的刺耳声、嘴里各色金属物件所带来的压迫感。于是“看牙拖延症”在人群中蔓延,且这种症状不分男女、不论老幼。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牙齿保健的追求从未停歇。
《礼记》中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天一亮,鸡打鸣了,就要起床准备洗手漱口了。古医书《外台秘要》记载,先把杨柳枝泡在水里,等到刷牙的时候就把它咬开,可使牙“香而光洁”。里面的杨柳纤维像是细密的梳子齿儿,这就是牙刷的雏形……
20世纪初,随着西方产品输入,现代牙刷和牙膏开始在中国的城市中逐渐流行,一些国产的牙粉产品也开始上市,成为普通家庭常用的口腔清洁用品。
护牙方法在古代颇具原始创意,在近代逐渐走向科学,越发精准有效。
以牙齿矫正为例,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AI可以针对患者生长发育的特点,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还能预测患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口腔问题,如蛀牙、牙周病等,从而提前进行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而3D打印技术的应用,更是将隐形义齿、种植桥架等高级口腔医疗产品的制造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种植产线的数字化升级让整个治疗过程更加精确、高效。
科学的发展,让人们护牙的方式越发多样全面。但在不远的过去,护牙治牙的成本也不低。
2017年,曾有人调查发现,部分医院常规价格的种植牙,报价也在每颗1万元以上。如果按照患者需要种植一口牙计算,花费已能买下一辆高档轿车。尴尬的是,牙病拖的时间越久,牙齿的损坏程度越高,治疗的费用也就相应的水涨船高,且最后能不能保住它还两说。
国家出手,打破“牙焦虑”。2022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通知,重点提到调控单颗牙常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
2023年1月,四川省牵头开展口腔种植体集采,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参与此次集采。随后,四川通过种种措施,将单颗常规种植牙费用从平均15000元左右降至约6000元至7000元。当下在四川,一口种植牙价格的降幅,也约等于一辆小轿车了。
除了种植费用下降,按目前医保规定,牙科治疗,比如阻生牙拔除、牙周疾病治疗等发生的治疗性费用均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在医疗费下降的同时,我国牙科全产业链也在悄然崛起,成为国人口腔健康的后盾:2023年,落子四川资阳的“中国牙谷”实现产值34亿元,口腔全产业链完整度全球第一。
当下,“中国牙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材料产业集聚地,可生产四大类60余种口腔设备、五大类100余种口腔材料,门类齐全、体系完备。
“看牙难、看牙贵”的时代正逐渐向我们挥手作别,所以别拖延了,快去看牙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