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23年6月,《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再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十余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
十余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改革的春风让神州大地焕然一新。
如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前无古人的事业上,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
扬帆起航,百舸争流。河清海晏,物阜人熙。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山河向新,中国阔步向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时代浪潮奔涌不止。
纵横交织,绘出中国昂首阔步的发展坐标,万千气象,涌动其中。
革故鼎新间,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时代发问,改革接招。
从源头来看,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奇迹的背后就是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时代的发展气势如虹。改革开放开辟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在敢为人先、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种种实践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从现实挑战看,改革开放仍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是疏堵点、破旧制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唯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打通国内大循环的梗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当前,四川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抓经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牵引性改革,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抓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真抓实干,敢于涉险滩,以钉钉子精神盯着抓、反复抓,一抓到底,每一步都需要勇气、智慧与努力。
种种改革实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注入动力。
从未来发展来看,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每一次改革都伴随开放升级,而更深层面的开放又进一步加速改革的深化。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
锚定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目标,改革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未来的方向。它带领着中国这艘大船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行至深水区,用好“关键一招”行稳致远,光认识到位不行,更要本领充足。“关键一招”有哪些关键之处?吸收宝贵经验,才能更好指导前路。
“关键一招”,关键在于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回望过去,以历史为课本,敢为天下先的四川人,乘改革开放之春风,摘牌公社、兴办企业;聚深化改革之共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自贸试验区改革、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顺应时代、革故鼎新,则是改革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关键一招”的关键所在。
“关键一招”,关键在于看准就抓的改革魄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这也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个指头弹钢琴,“看准了”才能把准方向、把握重点和节奏,“坚定不移抓”才能抓住机遇、抓出成效。一方面要“看准”——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强化问题意识,提纲挈领,抓住“牛鼻子”,才能切中要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抓”。时代日新月异,改革不能犹豫徘徊,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架起梦想与现实间的桥梁,以真抓实干抢滩机遇。
“关键一招”,关键在于系统发力的改革意识。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这些年,一系列关联度高、耦合性强、实践效果好的改革举措相继落地生根。可以看见,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强调顶层设计”,更注重系统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特征和方法论。历史到了新的关口,改革剩下难啃的“硬骨头”,更要求我们处理好破与立、稳与进、重点和全面等关系,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信心比黄金重要。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征程盛大启航,当我们面对全新目标激情澎湃时,须知信心始终是成功的关键。
以什么样的精神引领改革?以什么样的意志推进改革?拿出什么样的魄力深化改革?在对初心与使命的追问中,我们找到了信心的来源。
这份信心里,有新思想引领的改革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十多年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展现出的巨大实践引领力,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正让今日之中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坚持新思想的引领,才能避免思想上的混乱,使改革少走弯路。全省六大优势产业50条技术创新图谱编制形成,启动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行动,跨省域新污染物治理联防联控机制率先建立,建成投用川渝首个跨省域共建社银一体化网点、首个住房公积金服务实体专区,新思想引领新作为,四川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信心百倍。
这份信心里,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改革意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往往能看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方向在哪里。四川近年来相继推出“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免证办”等改革举措,看似着眼细微处,却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便利的是人民生活,提升的是经济发展质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有序推进,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改革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经济的航船才能真正实现行稳致远。
这份信心里,有奔赴光荣与梦想的改革魄力。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无疑是一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接续奋斗,一场朝向梦与远方的奔赴。在明确的目标任务面前,要拿出筚路蓝缕的精气神,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让逐梦之路成为光辉灿烂的坦途。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积极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围绕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行大胆尝试,一个全国跨省市区域合作的新典范正在显示自己的无限可能。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号角再次吹响。“关键一招”再发力,让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心,向着星辰大海启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