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咱们要来讲一个关于笋笋的故事。
这个故事从“成都文旅局荣誉局长”、熊猫界的顶流,吃笋都只吃笋尖尖的“花局”讲起。花局迪拜式吃笋的美食享受,让网友忍俊不禁,纷纷喊话,咱们“家大业大,笋笋必须管够”!
网友说的“家大业大”,正是咱们四川竹资源丰富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四川全省竹林面积达到1835万亩,居全国第二位,完全可以满足大熊猫们的饮食。
就在成都邛崃的深山,记者探访到了一处每天都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提供新鲜笋笋的竹基地,走,一起去看看吧!
现场探访
确实家大业大
国宝熊猫儿和咱老百姓都吃这儿的笋笋
“现在每天大概有一万多斤新鲜竹笋运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有一万多斤新鲜竹笋通过冷链空运到北京,大熊猫和咱们老百姓都能吃到当天采摘的新鲜竹笋!”虽然已进入初夏,但在位于邛崃市临济镇道佐社区的“川熊猫”竹笋初加工基地,仍有源源不断的鲜笋在这里分选、加工,然后搭上汽车、飞机火速奔向国宝大熊猫和市民们的餐桌。
道佐社区,藏于深山、因竹成名。
这里地处的龙门山区域,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域内有万余种动植物,被誉为“自然科学宝库”:不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光叶珙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连香树、水青树等珍稀植物,还是现存野生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小熊猫、绿尾虹雉等一大批稀濒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区。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说,“邛崃段占龙门山成都段的三分之一,面积约82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锦观记者一行沿着“川熊猫”竹笋初加工基地一旁的小道上山,漫山遍野的竹林青翠欲滴,刚下过雨的竹林间,随着微风吹拂,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深吸几口新鲜空气。
很难想象,过去这里只是一片残败的林地,近十年间,四川省旺德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当地村民一起种植了近5000亩雷竹,还成立了竹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的竹笋不仅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宝们的美食,还为远在海外的大熊猫提供新鲜竹笋,同时也为北京的盒马、海底捞等知名商家供给新鲜竹笋。
“老徐,今年雷竹笋收完了,要及时把竹林整理好哦,来年才长得更好。”四川省旺德润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恩军对正在竹林里忙碌的村民徐世贵叮嘱道。
“就是,这几天抽空都在弄,旧的竹子要砍掉,降低竹林密度,都记到的。”看见周恩军前来,徐世贵笑答。
看着满眼的绿竹,记者不禁感叹道:空气真好。“对啊,我们当初也是看中这里的生态环境,才选择在这里为大熊猫种‘口粮’。”竹林下,周恩军将他和村民一起种竹子的故事娓娓道来。
故事从10年前说起,周恩军应邛崃市相关部门邀请,针对邛崃竹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用高产高效的笋用竹替代低产低效的慈竹产业的建议。“我们现在站这片区域在当时就是一片残次林,都是慈竹和杂竹,没有人管护,几乎不产生效益,我当时就觉得,这么好的生态资源,不发挥价值,实在是可惜了。”周恩军说。
“特别是当我了解到邛崃的竹林面积占成都市竹林总面积的四成以上,是成都市最大的竹源基地时,我更觉得应该科学利用起来,发挥其价值。”那时的周恩军已有在其他地方种植雷竹的经验,他觉得道佐社区完全具备种植雷竹笋的条件,只要科学管护,效益一定不错。
转型突围
大熊猫成为基地首批客户
村民每年增收3-5万元
竹林:10亩
今年产量:每亩2500斤左右
价格:每斤1.8-2.5元
雷竹笋收益:5万元左右
笋用竹基地:近5000亩
年产竹笋:5000余吨
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如何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共富共享?
周恩军从浙江引种雷竹到道佐社区进行试种,不同于流转村民土地的合作模式,周恩军采用的是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村民免费提供土地,长出的竹子和竹笋全部归村民所有,公司再按市场价收购,为村民兜底。此外,在镇上的帮助下,村里组建了邛崃润农竹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推进竹产业发展,在这里建设道佐社区竹产业示范基地。
这些好办法让不少老百姓打消了顾虑,下定决心种植雷竹。
为了种出原生态、高品质的竹笋,周恩军经常主动与省林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专家交流学习,并邀请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所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服务。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试种成功!两年后,周恩军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这样生态优质的竹笋说不定可以受到大熊猫的青睐。于是,他主动联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想让这些优质竹笋成为大熊猫的口粮。
“大熊猫吃的竹笋有非常严苛的条件,竹子种植过程中不能喷洒任何的农药和化肥。”周恩军回忆说,当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现场考察以及对竹笋样品进行检验检测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真没想到,国宝大熊猫真成为了基地的第一批客户。
有了大熊猫的“认证”,村里的笋就不愁卖了,不少餐饮商超闻讯而来,想要采购大熊猫吃的同款竹笋。
销路越来越广,回村种竹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徐世贵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在外面打工,是因为在家挣不了多少钱,现在家里能挣钱了,肯定是回来好,家门口挣钱,也可以把家里照顾到。”徐世贵告诉记者,起初他把自己家的地腾出来种雷竹,现在还承包了几亩邻居的地,自己一共管护10亩竹林,以今年为例,平均每亩竹林大概采收2500斤左右,每斤两块多的均价,每亩就能挣5千元左右,在一个多月的雷竹笋采收季就挣了5万余元。
据周恩军介绍,截至目前,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已建成有机食品笋用竹基地近5000亩,年产竹笋5000余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带动农户300余户每户每年增收约3-5万元。
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加快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发展优质白酒、川味调料、休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食品产业集群,擦亮“川字号”土特产品牌……就在5月13日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一系列政策举措赋予了农业产业化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附加值。
此前,四川省政府印发《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经济林食物和林下食物两大类林粮。其中就提到了加快优良竹种和优质竹笋产品开发利用。
这对于“川熊猫”竹笋初加工基地来说,无疑是新的市场与机遇。在基地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摆放着不少贴有川熊猫标志的竹笋罐头等加工产品。周恩军说,基地不止步于鲜笋,“川熊猫”品牌在2016年获成都著名商标,并取得了“川熊猫”笋用竹有机食品证书认证。推动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原产地品牌化,也是基地探索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的一步。
眼下,川熊猫竹笋精深加工基地项目已落户天府现代种业园,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1月建成投产,届时,从剥壳笋等的初加工到笋干、清水笋、酱制笋的深加工以及竹笋相关衍生产品都能生产,设计生产能力约3万吨,还将配套电商直播、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
不仅是川熊猫,近年来,邛崃市按照“做强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竹产业建圈强链,持续提升竹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水平,培强竹精深加工,促进竹文旅康融合发展。放眼整个成都,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意见,着力保护与提升竹林盘、挖掘与创新竹文化、打造与创建竹品牌,推动竹产业结构调整与现代竹产业体系构建,促进农商文旅体全面融合发展,营造竹生态价值转化场景,让竹林成为公园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