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因病离开我们的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两年多里,王峻拼在高原、闯在一线,亲手播种、推动了一个个产业项目,把最后的时光留给了四川。是什么样的信仰让他义不容辞地来到祖国西南?一起回到他和同事们从西子湖畔出发的那一天。
生前任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 王峻: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之大者”。我们将以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扛起使命,努力让四川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是2021年6月1日,王峻在率队从浙江出发来四川时,立下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这句承诺,他和同事们跨越山海,奔赴到四川的各个坐标。
翻开地图可以看到,浙江对口帮扶的68个县,占四川全省面积四分之三,很多地方都在条件艰苦的高原和山区。2021年,杭州市钱塘区的工作队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甘孜州理塘县,开展对口支援。因两地名字都带“塘”,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塘塘合作”。而这份“甜蜜”牵手的背后,是浙江工作队克服高原缺氧的“艰苦”。挂念这方土地的乡亲和浙江帮扶队员,王峻曾来到这里两次。
甘孜州理塘县委常委、副县长,浙江省驻甘孜帮扶工作队队员 叶小明:他来理塘两次,都坚持在县城里陪我们过夜,和我们谈工作聊家常。第二天离开的时候,他微信给我发了各种有助睡眠的轻音乐,嘱咐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听听《天空之城》这首钢琴曲。其实那天晚上我猜他肯定自己也睡不好。
叶小明回忆道,“缺氧不缺精神”,是王峻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理塘,针对牦牛这一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王峻突破创新,引荐了浙江文创产业的带头人,开发出牦牛皮这一新的产品应用。
甘孜州理塘县委常委、副县长,浙江省驻甘孜帮扶工作队队员 叶小明:通过他的引荐,把我们现在甘孜州唯一的一个牦牛精深加工的研发中心也建立起来了,我们牦牛皮以前可能就扔掉了,现在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皮带皮包,这个也是秘书长点的一个思路。
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开始的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开局之年。如何以“浙江所能”助“四川所需”?如何播撒下产业的种子,切实增强脱贫县自我造血的能力?王峻曾向自己和队员们提出三道题。
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安区委常委、副县长,浙江省驻广安帮扶工作队队长 范学良:浙川的东西部协作怎么做,怎么去把它做得更加精准,我感觉他在不断地思考,他来的第一次会上就提出,给我们出个题目,援川为什么?来川干什么?离川留什么?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三年的规划,这也是他提的一个总的目标,他也是以身作则的。
来川干什么?王峻告诉大家,不仅仅是要达到考核标准。3年来,浙江共援助四川财政资金约10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481个。作为总牵头人,王峻对这些项目要一一过目,重点的亲自跟进。同事统计,驻川期间,王峻到基层调研、督导时间超一半。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与广安市广安区共建的湖羊养殖产业园二期工程上,王峻就倾注了无数心血。
广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岞霖:王峻副秘书长先后多次,推进我们(湖羊基地)二期工程的建成,在他的推动下,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专项资金5100万元,目前我们两个湖羊基地占地300余亩,共存栏湖羊种羊7600头,打造了一个以湖羊文化为主题的文旅乐园。
“援川为什么?来川干什么?离川留什么?”在王峻笔记中出现过的宜宾市屏山县的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我们也寻访到关于这个命题的生动注脚。
宜宾市屏山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涂堂玮:连续两年,王峻秘书长都到了我们园区来进行调研指导和关心,特别是帮助我们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我记得天之华企业,遇到了发展资金的瓶颈上的问题,王峻秘书长亲自调研,亲自协调,帮助天之华解决扩展发展资金上的瓶颈(问题)。现在天之华企业的三期四期已经建成。
眼下,示范园已累计引进纺织企业41家,总投资超300亿元,吸纳就业超万人。2022年,当地就浙川共育产业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东西部协作示范培训班上作了交流发言。队员们说,有这样的效果,和王峻对他们的高要求分不开。
宜宾市政府副秘书长,屏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浙江省驻宜宾帮扶工作队队长 顾建忠: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出了要我们在产业互补、人员互动、作风互鉴等多方面,实现双向赋能。要打造一支“三讲三能”的援建队伍,就是做到特别讲政治、特别讲团结、特别讲奉献,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创新。
留下产业振兴的种子,也留下踏实进取的作风。截至目前,浙川两地合力打造了100个合作园区,引导企业落地投资超1000家,规模超500亿元。王峻和浙川协作的同事们,用汗水和智慧,打造出一张张东西部产业协作的“金名片”。
为了践行“国之大者”,为了让这方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王峻义无反顾、跨越山海而来。他将乡村振兴的宏大命题拆解,在四川一个个具体的坐标,种下产业腾飞的希望。王峻不仅是个播种者,还是位架桥人,明天,继续跟随王峻的足迹,看他在浙川两省间架起了怎样的桥梁。
来源:四川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