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种兵”“进淄赶烤”“尔滨”……想必这些词儿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它们共同指向一个关键词——文旅。
去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持续“上大分”。今年全国两会上,“文旅热”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今天的《联播观察?两会特辑》,我们就来聊聊热点、说说文旅。
文旅火了,怎样真正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把“一时红”变为“一直红”?
眼下,文旅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放眼全国,四川文旅市场表现突出。就拿龙年春节假期来说,四川接待游客人数居全国第二。
事实上,这些年,四川文旅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梯队。一个字,稳!
而稳中求胜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觉得,在于要沉下心来做优质内容的供给,因为现在的游客在文旅消费中,越来越注重高品质和优服务。
划个重点,“一直红”的秘诀之一,就是修炼“内功”。
我想说的是,咱们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比如大熊猫、三星堆、蜀道等。用心将已经具备的丰富资源打造成热门IP,能够进一步提升巴蜀文化的影响力和四川旅游的吸引力。具体怎么做?举个例子。
去年年底,成渝古道中部沿线的“两市五区”(内江、资阳、永川、大足、璧山、铜梁、荣昌),签署《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区域协作备忘录》,将围绕壮大成渝主轴,搭建共建机制,调动沿线各市、区、县共同参与,打响成渝古道品牌。
我们看到,从“宽洪大量”CP抱团,到成渝古道品牌打造,频繁互动“撒糖”的川川和小渝儿,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游客向往的文旅“甜甜圈”。
就像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说的,川渝两地长期互为文化发扬地、旅游集散地和重要客源地。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作协主席冉冉也建议:依托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培育既有“国际范儿”、又有“巴蜀味”的文化精品。
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网红”到“长红”的另一大秘诀,就在于交流合作,以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姿态,相互成就、实现共赢。
总之,文旅“长红”既要向内打造高品质,也要向外拓展朋友圈。我们期待,文旅行业如春日繁花绽放,上演更多四季缤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