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大年初八,闲不住的刘兴全骑上摩托车前往林场巡视。穿过长长乡道,一大片高耸松林隐天蔽日,林荫下拱起的高高土堆里,有“土疙瘩”微微露出白色。
“这估计又是被野猪和黄山羊拱过哟。”刘兴全叹息着翻看土堆,心疼不已。
茂密的松树林。 鲁正鑫摄
这些“土疙瘩”叫茯苓,是大家所熟知的道地药材之一。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红岩镇天星村,它是村里人心目中的“金疙瘩”,承载着村民们的“致富梦”。
在这座嘉陵江畔的小山村里,如果向村民打听起茯苓产业和老板胥昌敏,大家总是争先恐后地回答,脸上尽是笑容。
为什么茯苓产业和种植老板能让村民们赞不绝口?带着疑惑,封面新闻记者深入村庄,对话村民及种植老板胥昌敏,试图找到答案。
劳作中的村民。 胥昌敏供图
村子里来了个茯苓种植户
刘兴全今年62岁,天星村茯苓产业管理人。他也是大家眼里的“总工头”,平时除了召集工人,计算工时之外,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做活。
早在之前,刘兴全和天星村其他人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大家靠种粮食庄稼过日子。
2019年,茯苓种植户胥昌敏在天星村选址种茯苓,这座村庄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不一样的改变。
“比以前种地好太多了。”以前刘兴全一年辛苦到头刨去人工成本,只能净收几千利润。有时候赶上收成不好,还会血本无归。
“今年过年,我给我两个孙儿一人发了3000红包。”这个新年,刘兴全满是骄傲,他的举动让好几年未见的孙儿直呼爷爷“豪横”。
露出来的茯苓。 鲁正鑫摄
“都是种茯苓攒的嘛。”刘兴全打开手机计算器算起账。一天工钱80块,一年自己就能干两百多天,算下来净收入一两万,加上老伴何玉莲,两人一年能挣三四万。
如果将不用的荒地租给胥昌敏,还能再赚一笔。平时夫妻俩又在农村开支小,久而久之,便能攒下一笔不小的存款。
每次将摩托车停在林场外,拿起锄头,刘兴全便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一天下来便是七八个小时。
“一点也不累!”刘兴全喜欢这份工作,尤其喜欢夏天的茯苓基地。他记得,每当松涛阵阵,微风拂过湿透的汗衫时,凉爽沁人心脾,比在家更畅快。
骑着摩托准备去巡视的刘兴全。 鲁正鑫摄
一支全是老年人的种植队
“没有胥老板,我们哪像现在这么轻松。”蒲秀蓉接过刘兴全的话茬,年逾六十的她心脏不好做不了重活,只能和老伴种几亩地看顾生活,没有收入来源。夫妻俩每年也会到茯苓基地做上一百多天零工,算下来总共也有两万多块收入。
“而且胥老板还会开车来接我们去林场。”蒲秀蓉家离天星村的几处茯苓基地较远,遇上下雨泥泞路滑,胥昌敏担心他们骑三轮车危险,便会自己开车接送大家。
天星村,和大部分村子相同,留守老人居多。胥昌敏请的工人里,大多数都像蒲秀蓉这样没有太多劳动力。而大家平均年龄也都在六十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有73岁。
刘兴全和蒲秀蓉聊起胥昌敏开怀大笑。 鲁正鑫摄
胥昌敏组建的这支种植队,全是老年人。但令人惊异的是,大家都不约而同佩服认可这个85后老板。
“有的时候大家也想偷懒,胥总不会发火,只会对着这些父母辈的村民好言好语,多次恳求。”在刘兴全老伴何玉莲的形容中,胥昌敏像一个和大人撒娇的孩子。
“我哪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哦。”得知被大家赞不绝口,胥昌敏有些害羞。
1986年出生的胥昌敏,是广元市昭化区宝轮镇人,也是昭化区红岩镇天星村锦芋家庭农场的经营者。2007年,当兵退伍后的胥昌敏做起木材生意,一做就是十几年。
和村民一起劳作的胥昌敏(右一)。 红岩镇林业站供图
那个时候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会跟几十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子结下深厚缘分。
胥昌敏一共在天星村选址四处种茯苓,总面积九百余亩。“工人都是就近找的天星村的人,高峰期能有七八十个人同时务工,平时也有五十多人。”
“这些乡亲都很朴实,干活细致,不存在偷奸耍滑。”对于这些村民,胥昌敏十分放心。很少监工大家,偶尔还会和大家一起干活。
“有的时候大家都会抢着干活。”每年胥昌敏给大家开工钱都会开出去七八十万。
劳作中的胥昌敏。 红岩镇林业站供图
村民和种植户的双向奔赴
“我们都愿意给胥总干,他从来都没有拖欠过我们的工资。”村民们和胥昌敏的信任,是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
由于自身技术的不成熟,胥昌敏没有自己制菌种,而是选择在外购买。胥昌敏还记得,有一年他在外省投资购买了12万袋菌种,但运回来就有11万袋损坏。
那个时候的他每天焦虑不已,后来又追加几十万块投资采取补救措施,才勉强回本。2022年,又遇上高温干旱,不少菌种干死,收成微薄。
对于菌种坏死这件事,刘兴全的老婆何玉莲印象深刻。她记得当时村民都惴惴不安,担心胥昌敏开不起工资。村民们朴实,即便大家心里泛起嘀咕,手上的活计依然没有停下。
“胥总当时还是立马就把工钱给我们结了。”令何玉莲担忧的事没有发生,和往常一样,他们很快就收到工钱。
和刘兴全一样,现在大家不上工的时候,也都爱到林子里去转悠,看看茯苓生长情况。“我们都把茯苓种植当成自己的心血,胥总赚的多我们也就赚了。”
“现在我们茯苓产值在三百万元左右,根本不愁销。”胥昌敏说,现在昭化区有专门的茯苓协会和企业品牌,和三九医药建立了合作,自己的茯苓会统一卖给三九医药。
平时,协会还会派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林科院、四川中医药科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校的技术人才来基地给村民们传授技术,大家都很乐于学习。
看着基地,今年的胥昌敏有了新目标,要将茯苓定制培育,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我希望茯苓产业能够越来越好,带动更多人就业。”
记者手记: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聚焦于经济数据,从里面找到发展的答案。而在昭化区红岩镇天星村,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另外一种模样,那就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这种获得感不仅仅来自经济收入的提高,更来自自我价值的提升。作为留守老人群体,他们常常处境尴尬,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而正是这些深入农村的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让这些留守老人有了更多就业机会,有了更多对幸福的表达。譬如“豪气”发六千块新年红包的刘兴全,譬如因病无法做重活的蒲秀蓉有了新的生活方式。
天星村仅仅是昭化区茯苓产业规模化发展中的点位之一,比起昭化区其他点位,天星村的规模产值不算太大。而这个村子里特别的点在于,村民们和种植户之间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亲密与信任,大家将茯苓种植真切地当作自己的心血,百般上心。
所以,摒弃以往的宏大命题,我选择了细小的切口,试图用另一种视角去展现乡村振兴带来的力量与变化。
编辑:王蕾
来源: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