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15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和四川卫视播出。该片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国际共产主义者伊莎白·柯鲁克百年人生的故事。该片有着怎样独特的呈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其价值意义何在?川观新闻文艺评论频道和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文艺评论版特约专家学者,对该片进行评析和解读,敬请垂注。
袁一民
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通过大量采访素材和实地考察,记录还原了伊莎白·柯鲁克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呈现了近现代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历史的张力,展现了生动立体的中国,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该片对伊莎白的记录,也是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发展的缩影记录,是对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人类学发展历史的缩影记录。
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剧照
该片以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沧桑巨变为背景,伊莎白个人在历次历史事件中的情感历程与重大抉择,折射出一幅跨越世纪的壮阔影像图志。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她不仅是中国20世纪的苦难与辉煌的见证者,更是深入其中的参与者。与其经历相呼应,该片的叙事结构犹如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既有宏大的历史场景,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感。
伊莎白的一生充满跨文化色彩。她的故事从1915年的成都开始,穿插着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历史渊源,连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学术殿堂,延伸到了中国四川汉源的田野调查,再到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伊莎白个人成长在多种文化背景下,既接受了西方文化对自己的形塑,也将自己浸润在中国文化中。这样的跨文化背景,为伊莎白传记的个人叙事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角的多样性。
她高度关注社会底层,深入民众。在中国西南藏羌彝走廊、璧山等地搞田野调查时,她翻越松茂古道关隘,与村寨“云朵上的民族”亲密接触,结为好友。在理县的藏寨八什闹搞田野调查时,她看到这里生产力十分落后,专门回成都给村里背回木制纺车,帮助杂谷脑河两岸的村寨进入纺车时代。在冀南武安县十里店搞土改时,起初被开小灶,后来经过“抗争”,坚持跟边区人民政府人员一起吃食堂,一天两顿饭。白天访贫问苦,晚上挑灯记录所见所闻。这些细节,深刻地展现了伊莎白的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立场、朴素的行动主义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
该片也呈现了伊莎白对中国的深厚情感。伊莎白拥有加拿大和英国双重国籍,但中国却是她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她的故事充盈着对中国深厚的情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史诗感。
纪录片《伊莎白——我的选择是中国》图片素材(左三为伊莎白)
从璧山的田野调查,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深入研究,再到冀南武安县十里店的土改工作,这些经历不仅展现了她对中国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文化多样性。
该片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和故事,展示了伊莎白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还描摹出了真实、立体和复杂的20世纪风云激荡的中国。
该片深刻体现了伊莎白与丈夫柯鲁克微观个体情感与宏大历史事件的交织时空共鸣。他们在泸定桥的海誓山盟,不仅是个人爱情的见证,也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共同承诺。这样的情感线索为该片提供了强烈的情感动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伊莎白与柯鲁克在战争背景下开启了他们的教学生涯,共同面对挑战,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制作教材,教授英语。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特别培训军队英语人才,夜以继日辅导学生。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共同参与编写中国第一套英语教程和《汉英词典》,展现了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和文化交流的卓越贡献和坚定执著。他们的教学生涯不仅是个人才华和热情的展现,也是深厚的教育理念和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困难和挑战中,他们以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纪录片总导演高松(右)与伊莎白女士(左)
伊莎白的一生以探索为主旋律。从关注底层的田野调查,到石家庄鹿泉区南海山村的教育工作,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一名教授,这些经历不仅塑造了她的个人形象,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展现了伊莎白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和教育者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伊莎白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历史,也是中加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影视作品在这样的叙事中,不仅能展现历史的宏观视角,也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这样的作品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向观众传递跨文化理解和国际友谊的重要性。
伊莎白的百年人生,贯穿其中的主基调是她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对为之奋斗的事业的坚守与奉献。她的精神不仅能感染更多国际友人为中国建设作出贡献,也能感染更多中国读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人生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从这一点来说,该片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例。
作者简介
袁一民,四川大学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戏剧系系主任。
编辑:黄勇
校对:裴蕾 赵晓梦
责编:赵晓梦
审核:姜明
来源:川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