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分为企业创新“画像”,让“小积分”实现“大应用”。“创新积分制”精准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正让越来越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
日前,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统一指导、全国试行,因地制宜、鼓励创新,精准画像、多元赋能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经过近四年试点,“创新积分制”迎来提质扩面——从国家高新区扩展至全国范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试行。
对于成都而言,“创新积分制”已是“老朋友”。科技部自2020年起在国家高新区试点探索,成都高新区便是试点之一;去年,成都出台《成都市“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创新积分”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成都“积分贷”已累计为140余户企业提供超7亿元的信贷支持。
成都已先行先试
为140余户企业提供超7亿元支持
成都从2020年开始已在全国率先试点“企业创新积分制”。成都高新区自2020年成为科技部火炬中心试点的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成绩斐然,其试点工作取得“参评企业数量全国试点高新区第一、积分贷放款额度全国试点高新区第一”的成绩。
结合成都高新区的试点经验,去年,成都正式出台《成都市“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并联合银行创新推出“积分贷”科技信用金融产品,为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按下“加速键”。
据了解,成都“企业创新积分制”结合大数据模型,通过基本信息、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社会评价、行业维护、经营管理六大维度打造一整套积分体系,对企业进行“画像级”评价,根据积分情况进行相应额度的信贷授信。“积分贷”授信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实现积分变信用、积分抵贷款、积分省利率。
去年,通过“积分贷”产品,深耕工业硅生产领域的成都远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峰科技”)获得了成都银行500万元的授信。在远峰科技董事长贺毅然看来,这对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
“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业内首创定量浇注、自动脱模等装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贺毅然介绍,公司规模的扩大对流动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在今年5月,公司又追加了500万元的“积分贷”,“整个申请流程非常高效、便捷,也让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满足发展需要。”
让小积分实现大作用,“积分贷”正普惠更多科技企业。自去年12月“积分贷”项目启动以来,“积分贷”已累计为140余户企业提供超7亿元的信贷支持。
科技部最新印发
试点范围扩至全国
“创新积分制”依据创新积分指标对企业进行创新能力量化评价,将企业的创新能力转化为金融投资机构看得懂的“财务数据”,而科学、客观的创新积分评价指标及权重,是确保积分制实施成效的关键与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近日印发的《指引》,创新积分核心指标共涵盖3类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第一类是技术创新指标,包括研发费用金额、研发费用增速、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等7个指标;第二类是成长经营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净资产利润率等6个指标;第三类是辅助指标,包括吸纳应届毕业生人数、获得风险投资金额等5个指标。
《指引》强调,“创新积分制”使用的所有数据必须均为法定合规数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打通现有政务数据平台,直接“抓取”现有企业数据资源,避免重复填报,尽量做到企业“零填报”。
值得关注的是,科技部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汇集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积分企业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积分企业精准画像,在科技创新再贷款、科技创新担保专项计划等运用创新积分评价,积极推荐优质积分企业。
《指引》还提到了具体应用建议,比如,地方政府可通过“创新积分制”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精准施策能力和现代化服务能力;银行类金融机构可利用创新积分作为独立的风险研判与增信授信的参考依据,更有效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可将企业创新积分作为参考,加大对优秀积分企业的股权投资与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
《指引》还明确,管理部门可以支持优秀积分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人才项目、平台基地项目等,确保优质资源能够精准投向创新能力强的企业;通过为优秀积分企业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引导领军企业与优秀积分企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在成都,“企业创新积分制”正加快推广应用,有效引导金融资本、科技人才、产业资源等创新要素,加速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聚集,加速发现、支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领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