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情系藏北高原 探寻地球科学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 17: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7月2日讯(记者 陈淋)“从欧洲比利牛斯到中东扎格罗斯,再到中国的青藏高原、南海,是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构造域油气资源富集带。”

在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的一间办公室内,王剑院长摊开一张地图,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们科普道。而后,他的手指向地图上的青藏高原北部,“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类生存禁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极其险恶。但它却是大自然赐给地质学家的天然实验室。”

王剑提到的藏北高原,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段,其西侧与之毗邻的是著名的中东油气区,东南段则是东南亚油气区。这一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使得藏北高原地质演化规律及其资源能源形成作用研究,备受广大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有许许多多的地球科学秘密需要去探索。

在这里,王剑情系藏北高原地球科学研究,怀揣报效祖国资源能源事业的初心,从青春年少到花甲之年,二十九载初心不改、奋斗求索,带领团队完成了从盆地分析到资源潜力评价、从战略选区到实施科探井工程的全过程,攻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获一系列重要基础地质科学资料,为推动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价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3月初,王剑带领团队再赴藏北高原开展野外科考.png

今年3月初,王剑带领团队再赴藏北高原开展野外科考

谈科研:

深耕高原地质研究和资源评价二十九载

“从1995年到现在,我几乎每年都要到藏北高原做野外考察,短则10多天,长则超过一个月。有时一年去一次,有时一年要去三四次。”王剑回忆道,近年来,他已是科考队伍里年龄最大的成员。

今年农历正月尚未结束,王剑带着团队又踏上了藏北高原的土地,这是他进藏科考的第29个年头。他这一待,又是好几个星期。

在藏北高原科学考察,除了身体要承受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外,还常常要面对自然界里潜藏的危机与艰险。藏北高原高寒缺氧,他们多走几步路便呼吸困难。刚上高原的15天至1个月内,王剑在晚上必须要吸着氧气才能入睡。“高原白天紫外线特别强烈,气候特别干燥。受此影响,每次上高原的头半个月,我们的嘴唇都皲裂溃烂,且不容易康复,轻轻一碰就鲜血直流。而到了晚上,气候寒冷,最低气温降至零下40多度,有时连温度计都要爆表。”

藏北高原北部、昆仑山南麓的弯弯梁,是探险者也不敢涉足的无人区,俗称藏北高原“死亡之海”。这里泥沼广衍,几乎没有交通道路,科考队驾驶着车辆只能凭经验行走,但途中总会与沼泽地不期而遇。王剑仍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领队去弯弯梁考察,刚出发不久就有一辆卡车陷入沼泽。历时好几天,队员们都无法将车拉出。最后,他们不得不用棉被,甚至身上穿的棉大衣铺在车轮下,才勉强碾出了一条出路。后来,当团队安全抵达弯弯梁时,由于严重缺氧、体力透支巨大,所有人都瘫倒在茫茫雪原上。

王剑和团队成员常常回不了大本营,在车上过夜,他们戏称为“当团长”(在车上卷缩一团的意思).png

王剑和团队成员常常回不了大本营,在车上过夜,他们戏称为“当团长”(在车上卷缩一团的意思)

二十九年来,王剑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将300多篇科研论文、20多本专著书写在藏北高原上。

“能有机会报效国家那是我们的骄傲。”谈及在藏北高原做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动力,王剑动情地说,“我喜欢地质,喜欢遨游在‘百万年’为时间单位、‘光年’为空间距离的浩瀚地质历史中,而每一块石头,我能从中读出一片海洋、一岭山脉、一条河流……乃至地球形成演化、生命起源、能源资源的形成并服务于国家,那是我们地质学家才能独享境界与情操。”

科考车辆的轮子陷入结冰地面,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png

科考车辆的轮子陷入结冰地面,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

谈教育:

“培养年轻人,比自己取得成功更重要”

在藏北高原盆地倾注心血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王剑也不遗余力地培养后辈科研力量。在他看来,“培养年轻人,甚至比自己取得成功更重要。”目前,王剑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60余人,其中不乏国家级人才、科研教学骨干及优秀博士生。

在人才培养中,有着40多年党龄的王剑总是身体力行地教育学生,“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始终把力量凝聚在一个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人生光阴里,干出成绩。”

羌塘盆地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内,陈列着一口4696余米的科探井,这也是钻、录、测井资料。这口井可不一般,它是藏北高原的第一口科探井——羌科-1井,更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科学研究探井。为了让同学们切身感受什么是“生、储、盖”,什么是电阻、电位、声波、中子、密度测井,王剑亲自动手,按照1:100的比例,组织学生把4696米地层的近5000个样品,一个个淘洗、烘干、瓶贴、粘胶、拼合成一条完整的地层“铁柱子”,这成为了西南石油大学现场教学与科普实践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来源:四川新闻网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4-7-2 17:4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18:5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18:5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收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18:5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19:1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福建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21:3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21:3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21:36: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 21:3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