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伍勇 刘虎
6月14日,四川遂宁蓬溪,一场包含本草文化、李时珍、《本草纲目》诞生地等内容的系列活动拉开序幕。当地想要讲好一个名为“本草”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上下几百年,有迹可循。
讲述文化、追溯历史的背后,是这个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超3.5万亩、野生中草药蕴藏量超1100种的农业大县,在现有中药材产业规模基础上的另一种探索。
可挖掘的中医药历史、可讲述的本草文化、规模化的本草种植,对蓬溪而言,在已经“抓上”中药材的同时,还想要“抓好”中药材。
蓬溪百草园(受访者供图)
关于中药材的话题,在蓬溪可以找到很多。蓬溪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在《蓬溪县志》中,仅清朝提到的中药材就有一两百种。
关于中草药的故事,蓬溪这里最精彩的章节莫过于李时珍和那本中医典籍《本草纲目》。可以确定的是,《本草纲目》是李氏祖孙三代共同著述的成果。其中,李时珍负责书本的编著,其四子均参与了书本的校正和重订工作,其孙子则负责了“次卷”和书写工作。
《本草纲目》(受访者供图)
据蓬溪当地学者考证,李时珍长子李建中牵头组织并参与了《本草纲目》的编辑工作,对《本草纲目》成书贡献颇大,不可或缺。从1575年起到1585年,李建中在蓬溪任知县,《本草纲目》从1573年编撰开始到1578年上表成书共历时六年。后李建中以“蓬溪知县”之名上报朝廷为李时珍请封,1582年李时珍被授“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而据现有史料可以推断,《本草纲目》初稿成书地就在蓬溪。
关于李时珍,蓬溪还流传着他曾在当地采药的传说。由于史料缺失,关于“药圣”的生平还有很多空白,但对蓬溪而言,伴着那些曾经的故事、那部煌煌典籍,中药材产业的确在实打实地发展。
蓬溪多浅丘,沟壑纵横,形成较多的阴山及阳坡,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丰富的植源性药材资源,也为丘区道地中药材品种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当地土壤组分复杂,多变的土壤成因使当地动植源性药材生长的不同适应性相互交汇,形成丰富的中药材地缘资源。
蓬溪的中药材有很多故事可以讲。遂宁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成员黎金龙说,蓬溪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可以追溯到明朝后期,当时一大户人家引入白芷,并开始大面积种植。涪江流域是川白芷的重要产区,还有越往涪江下游前胡素越高的特点。在2016年脱贫攻坚进程中,他们专门选了几种土地试种川白芷,成功后就在蓬南开始种植。到今天,蓬溪的川白芷已是食品界的一块招牌,被广泛应用于香料、调料等领域。他们还专门做了药性测定,蓬溪川白芷的前胡素含量是《中华药典》中记载的两倍多。现在,蓬南、群利、三凤、鸣凤、文井等地都有规模化的川白芷种植。
除了川白芷,蓬溪半夏、佛手、枳壳等多种中药材的种植量也大。整个蓬溪在中药材产业方面划分为几个区域,北部是中药材生态涵养区,包括文井、槐花、新会等地,主要种植木本类和果药类,可以为人提供一些负氧离子,也可以改善县城和大区的生态。
蓬溪南部是中药材“野转家”示范区和川渝毗邻地区中药材集中示范区。黎金龙说,在“野转家”上他们已经“摸”了一些品种并开始尝试栽培,如果人工栽培的药性药效能达标,接下来就可以大面积推广。蓬溪还邻重庆,当地中药材种植也带动了重庆的一些乡镇参与其中。蓬溪为这些地方提供统一的培训、供种和采收,在川白芷的种植上,他们还建起了一个川渝毗邻地区川白芷产业园。
蓬溪中部主要是菌草,灵芝、虫草花、杏鲍菇等。其中,这里产的虫草花的虫草素含量非常高,是常规种植的100倍左右,可以直接拿来泡水喝。
在蓬溪,种植中药材的业主很多,也较为分散。这不是规模化程度不高的表现,相反,各种中药材都有自己的喜好,它们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较好生存。今天,蓬溪当地栽培的中药材面积有3.5万亩,仅种植户直接卖中药材的收益就在3亿元左右。这3万余亩的土地上,种植的品种不过30来个,而整个蓬溪中草药的蕴藏量远超这些数。从品种上来看,当地未开发的中草药还有1100余种,仅野生白茅根一种,其覆盖面积初步估计就超十万亩。
要讲中药材的故事,就要回顾历史、挖掘文化。
在蓬溪,当地专门编了《李时珍与蓬溪》《本草蓬溪》等书。书中讲了李时珍与蓬溪的故事,细数了蓬溪籍的历代名中医,也系统介绍了蓬溪当地的中草药资源以及一些中医药方。书籍的编撰也聚集了蓬溪县文史界、中医药界的数十位人士,从历史考证到中药材种植历史及现状再到中医的传承。细说了从李时珍开始,一直到今天的本草文化发展。
作为《李时珍与蓬溪》《本草蓬溪》两书的主要编辑之一,胡传淮说编撰这些书籍的目的在于让更多人知道蓬溪深厚的本草文化与悠久的本草历史。对于本草文化的挖掘蓬溪开始得也很早,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在专业的中医杂志上发表文章谈论李时珍与蓬溪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还有不少人写了《本草纲目》在蓬溪的故事。此前新修县志,还专门对李时珍在蓬溪的事迹进行了考证,只是这些都很零散。
这两年蓬溪开始在讲好本草文化上下功夫,关于本草在蓬溪的历史文化挖掘也进入系统整理的阶段。文化传递需要载体,讲好蓬溪的本草故事,胡传淮认为应该从李时珍在蓬溪、蓬溪历代名中医和蓬溪中药材的发展开始。
关于李时珍与蓬溪,由于李时珍生平的史料有空白,但结合其子在编写《本草纲目》一书中的作用及其生平,他们能推断的是,蓬溪应为《本草纲目》初稿的成书地。而蓬溪历来也名中医辈出,往上追溯除了有御医陈寿庵,近现代更是出现了如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李孔定等一大批知名人物。同时,在更加广阔的民间,蓬溪的老中医还保存了一批珍贵老医书,部分老中医还自己编写了医书。
在编撰《本草蓬溪》时,受限于内容太多,胡传淮他们也未能在书中把所有内容一一讲完。对于这本书,胡传淮也有遗憾。他们没法走访完蓬溪境内知名老中医,没法保护收集所有的宝贵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一些老中医、收藏家手中,有着很多珍贵的老医书。一本两本,老中医、收藏家也难见曾经蓬溪本草文化的辉煌;蓬溪人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也难窥得过去蓬溪在中医、中药上的成就。
胡传淮认为,现代以来,蓬溪本草文化的发展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中医盛行带来,另一个就是现在由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带来。 有了这些中药材,才有了本草文化可以谈。
据胡传淮观察,蓬溪市民对当地中医、中药材有认可度,但就“李时珍与蓬溪”的相关故事,知晓度可能会差一些。而这也是他们编写《本草蓬溪》一书的初衷——让大家从不知道到知道,不了解到了解。作为当地的文史人员,他也希望李时珍与蓬溪的故事、《本草纲目》与蓬溪的故事,在当地的努力下能有更多人知道。
6月12日,蓬溪的考察团走进李时珍故乡湖北蕲春。双方围绕中医药文化、产业等展开讨论,并在中医药文化事业、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医药种植加工等方面达成协议。同时,双方还商定要共同挖掘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在蕲在蓬的历史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升级和服务优化,推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新发展。
如何讲好中草药的故事,蓬溪当地从政府到种植户,都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蓬南镇,与中药材有关的产业园。(受访者供图)
在蓬南镇,何明忠包了村上1300多亩地种植佛手。在开始种植前,他跟踪考察了佛手柑市场12年。2018年试种成功,2019年就开始大面积种植。在种佛手柑之前,他有自己的贸易公司,多年经商建立了自己的渠道。佛手柑市场前景广,不挑果形,只要结了果都能卖,且大小一个价。一般情况下,他卖佛手柑片,通过签约的药厂消化。
佛手柑(肖洋 摄)
佛手柑种植前期投入大且投资见效慢,何明忠说,这些年他已经投了几千万在佛手柑上。在他的种植园里,从果子到树枝,与佛手柑相关的每一个东西的价值都被充分开发。果树需要修枝,修剪的枝丫可以用于提取精油和柑露,现在市场上,一斤精油要上万元,精油所获利润就可以抵修剪枝丫的用工开支,柑露则是纯利润。
佛手柑酒的基酒窖池(肖洋 摄)
种佛手柑用工需求量大,一天需要三四十人帮忙。村民把土地承包给何明忠,每年除了领租金外,还可以就近务工。今年2月,他产酒的资质办下来了,佛手柑的另一种深加工产品佛手柑酒开始进入大量投产阶段。这里产的佛手柑酒销量不错,主要市场在北方,质好养生且实惠,在蓬溪当地都一时火爆。在他的带领下,周边村民也加入到佛手柑种植中来,大家的种植面积超过了700亩。
佛手柑种植园(肖洋 摄)
对中草药的种植,当地是一直扶持。何明忠种植园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备更新等都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他的种植园里还有池塘、山洞,环境相当不错,有人称这里是蓬南的“后花园”。未来他还计划要做乡村旅游,去年他还专门买了观赏树栽在路两旁。
尽可能让产品多元化、收益最大化,是当地中药材种植户们的想法。在蓬南,种植面积超两千亩的佛手柑还不算多。当地中草药种植的面积有七八千亩,最多的是白芷,其规模化种植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此前都是散户小面积种植,不过几百亩。随着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当地就引进了专业公司进行收购开发,种植面积开始扩大。而相关工厂在7月份就要完工,如果效益可观,当地的种植面积还会继续扩大。
虽然蓬溪现有的人工种植中药材不愁卖,但面对大量尚未开发的中药材,这里还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黎金龙说这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信息不畅“企业不知道这里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当地有一定的趁鲜加工能力、大量稳定业主带来的规模化种植能力,但市场不知晓,巨大的野生中药材蕴藏量也没法开发。
同时,即使在中药材规模化、产业化上有一定成绩,但饮片加工、存储等能力的不足,仍是当地面临的问题。当地在改善生产设施、对接外部企业的同时,也在培育本地的龙头企业。在当地开始系统讲本草故事后,除生产销售外,其背后还有个把乡村振兴、文旅等包括在内的庞大的布局。在黎金龙看来,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中药材种植是蓬溪一直以来的一种尝试,而近几年当地集中系统推广本草文化,也让当地中药材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对整个市场而言,随着大健康概念的普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中药材的未来仍有可期。
来源: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