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跟着吴作人邂逅“茶和大熊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1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灵感地图

图片

跟着名人游四川

图片

每逢节假日,都有不少游客来到雅安,而这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茶和大熊猫。

一杯茶、一段熊猫情。在1945年和1955年,中国美术家吴作人也两次与雅安结缘,先后创作了彩墨画《藏茶传》、水墨画《大熊猫》,不仅开创了“新中国画”,还为今天雅安的文旅融合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于笔墨丹青中见画意,跟随吴作人的脚步走进雅安,不禁感叹那些被赋予生命的作品背后藏着如此奇妙的缘分。


图片

苍穹之下,雪域之上,有一条茶叶铺成的“天路”。这条“天路”,就是起源于雅安、穿越横断山,最终抵达拉萨的川藏茶马古道。

而在80年前,吴作人曾以绘画的方式,全景式地展示了这条用茶叶铺成的“天路”。

出生于苏州的吴作人,先后师从徐悲鸿和比利时的巴斯天,学贯中西的他萌生了创作“中国气派”油画的想法。

1944年,客居成都的吴作人背上画板,踏上第二次“西行”的旅程。此前一年,吴作人曾有过一次“西行”,他在青海湖看到了令人心情激荡的祭海仪式和青海湖美景,并创作了著名的油画《祭青海》。

第二次“西行”,等待他的又是什么?

晚年的吴作人对这次“西行”记忆犹新,“艰辛的征程,不但磨炼了我的意志,更磨炼了我的画笔。这是我艺术生涯中最有影响的经历。”

当时,到了雅安,朋友把他安置在雅安城区的一所中学。吴作人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笔下的文字,也犹如一幅水墨画——

我觉得雅安非常可留恋。我们在雅安北门外羌江畔的茶店里休息。大家谈着,听江声潺潺。暴雨后的涨水,今天又低落了好多。晴朗的蓝天,浮飘着如絮的白云,日光斜射在山坡上,冲涤过的碧岩异样的鲜丽。一切如此的平静,媚人地妍秀……我躺在长椅上,不觉入睡了。

在雅安盘桓10多天后,吴作人踏上去康定的旅程,这一待就是大半年。1945年1月30日,吴作人徒步翻越二郎山,作《二郎山之雪》速写后,回到了雅安。在雅安休整一段时间后,吴作人到了成都,开始潜心创作,并相继在成都、重庆等地举行“吴作人旅边画展”,展出了《打箭炉少女》《负茶女》《负水女》等作品。

图片
吴作人作品《藏女负水》 图据中国美术馆官网

图片

在雅安、康定一带采风期间,让吴作人印象最深的是茶。

从雅安到康定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他看到了茶,背夫背着重重叠叠的茶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到了康定;走进康定锅庄,他看到了茶,缝纫工匠正将竹篾包装的茶改为牛皮包装;沿折多河出南门,他看到了茶,藏族姑娘背着牛皮包装的茶成群结队地走向南门外;出南门到关外,他看到了茶,一队队正驱赶着牦牛的商队走进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当他进入涉藏地区时,他看到了茶,藏商以“行商”的形式,边走边销售茶叶。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天苍苍地茫茫的草原上,他看到了茶,只见藏族同胞们围坐在草地上,大碗喝茶,那一个豪气了得……

为了这一碗茶,至少要历时一年半载,其中的千难万险,更是一言难尽。为什么藏族同胞喜欢“雅安藏茶”?吴作人在深入研究时发现,“雅安藏茶”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于是,吴作人决定用手中的画笔“为藏茶立传”。

尺幅千里,吴作人创作了《藏茶传》卷轴画。但这幅画是什么模样,谁也不得而知,因为《藏茶传》从未公开展出过。之所以没有公开展出,是因为吴作人早已将此画赠送给了四川省教育厅原厅长郭有守。1947年,郭有守将此画带到了法国,1953年,他捐赠给了法国一家私人博物馆,从此,《藏茶传》栖居海外。直到2013年,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准备编撰《吴作人全集(民国卷)》时,这家博物馆才将此画高清复制后送回中国。2023年5月,随着《吴作人全集(民国时期)》的出版发行,这幅消失半个多世纪的作品,才得以“重见”。

图片
吴作人作品《藏茶传》 图据雅安日报

《藏茶传》画高38.4厘米,长299.7厘米。再加上引首,全长近4米。《藏茶传》除引首外,整幅长卷从右到左描绘的是汉茶入藏到改装藏茶、乌拉娃背茶、牦队运茶、集市易茶、牧民煮茶的场景,画面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一帧接一帧扑面而来,完整地呈现了雅安藏茶从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到品饮的全过程,令人叹为观止。

卷尾还有吴作人先生自题“卅四年夏吴作人写藏茶传”,并有“吴作人”印章。卷轴上有傅抱石的题签和印章,还有沈尹默的题字和印章,说明吴作人在“艺术圈”中曾为《藏茶传》举行过鉴赏活动。


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吴作人再也没有到过雅安,但他与雅安的“画缘”依然未了,“画缘”不再是雅安藏茶,而是雅安大熊猫。

2023年夏天,“前贤未见——吴作人画熊猫”艺术展、“纪念全球首套大熊猫邮票发行60周年”熊猫文化艺术展相继在成都展出,再现了60多年前大熊猫进京展出的盛况。

1955年7月1日,来自雅安的三只大熊猫“平平”“碛碛”“兴兴”在北京动物园正式展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展出大熊猫,轰动整个北京城。

一张1955年9月10日的《北京日报》,虽然已经泛黄,但上面有一篇引人注目的新闻:《北京动物园中珍贵的客人——大熊猫》,文中写道:

这三只大熊猫是今年三月由北京动物园动物收集队从西康省宝兴县收集来的,大的一只叫“平平”,两只小的叫“兴兴”和“碛碛”,它们的年龄都还不满一周岁。刚来的时候“平平”27公斤,“碛碛”18公斤,“兴兴”才16公斤。经过几个月的饲养以后,现在“平平”已有46公斤,“兴兴”已有43公斤,“碛碛”已有36公斤了……

在这张报纸上,还有一张三只大熊猫进食的照片。

时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吴作人也被大熊猫惊动了,他来到北京动物园,惊讶地发现大熊猫的造型和黑白色很适合用水墨画来表达,而且大熊猫是一个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

“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我就画大熊猫!”一有空,吴作人就往动物园跑。为了仔细观察大熊猫的各种形态与习惯,他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创作了无数大熊猫作品。

吴作人的大熊猫画,采用泼墨大写意的画法,寥寥数笔就将大熊猫生动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墨色深浅运用得恰到好处,浅色墨勾勒大熊猫的轮廓,而深色墨染成了大熊猫的毛色。由于宣纸渗化的特点,饱蘸的浓墨将大熊猫的绒毛表现得纤毫毕现,使大熊猫充满动感,栩栩如生。 
  
1957年,吴作人的大熊猫水墨画被《北京文艺》选用,后来又陆续被《人民文学》《科学画报》等杂志采用,均刊发在封面上。

图片
吴作人的大熊猫水墨画被《北京文艺》选用

1963年8月5日,中国首套大熊猫邮票(特59,一套三枚)发行,选用的正是吴作人的三幅大熊猫水墨画作为邮票图案,这是大熊猫第一次登上中国“国家名片”。1973年,编号为57-62《熊猫》邮票一套6枚发行,图案均采用吴作人1972年绘制的水墨熊猫图。

20世纪80年代,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竹子普遍开花枯死,大熊猫生存一度面临险境,原邮电部再发T106《熊猫》特种邮票一套,以增强全社会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吴作人担纲其中小型张邮票的绘制,并亲笔题签“拯危继绝”。

从此,吴作人有了“大熊猫画家第一人”的美誉。

图片

中国首套大熊猫邮票(特59.3-2)


图片


今天的雅安,依然是一座摇曳着两片绿叶(茶叶和竹叶)的城市。


百万亩翠绿的茶园,成为“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优质原料基地;全市39.45%的面积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守护着国宝大熊猫和它的伴生动植物,还被誉为“天府之肺”和“动植物基因库”。


2022年11月,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雅安建设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的重大使命。中国美术大师吴作人与雅安“结缘”的这段经历,还有他笔下的川藏茶马古道、大熊猫,不仅成为中国美术界的美谈,还为今天雅安推动“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和“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文化赋魂,在艺术上做了最好的铺垫。


图片



本期话题

花花、萌兰、渝爱、福宝、七仔……这些熊猫界的网红明星你都认识吗?最喜欢哪一只?评论区聊一聊~


撰文/高富华
编辑/刘鹃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