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松系数,解读泥土;向群众请教,让监督有效;一机在手,面积我有……近年来,巴中市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总结提炼基层监督“土办法”,在农村水、地、路等建设项目问题上使用“关键一招”,为查纠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供了小切口、好点子。
各出奇招
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巴中市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吃水难”“行路难”“产业难”等问题一度困扰着当地群众,也制约着当地发展。近年来,巴中各地依托独特生态优势,围绕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发展药材、果树、茶叶等特色种植产业,为富民强村注入了鲜活动能。
然而,在监督护航产业发展中,虚报冒报产业面积、套取国家产业补助资金的乱象时有发生,如何在短时间内精准核实产业面积?
平昌县纪委监委推出了“关键一招”:一机在手,面积我有。
近日,在镇龙镇翻山村茶园,平昌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正在围绕茶园行走,他们不仅仅是观察产业发展情况,还在进行现场测绘。
“手机里已经提前安装了互动地图APP!要测这片茶园的面积,我们只需通过卫星地图对茶园位置进行定位,然后选择测绘功能,一边绕着茶园走,一边在卫星地图上进行边界标注,软件就会自动连线,并对圈定区域进行测绘,生成面积数据。”工作人员介绍。
“去年就发现了一例,上报的茶叶种植面积达500余亩,但我们现场使用软件进行测绘,实际面积仅350余亩。”去年3月,平昌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一次监督检查中,通过地图测绘,发现某村“两委”在产业发展中虚报产业面积、套取财政资金用于村级违规开支的问题线索。
除了平昌县纪委监委针对镇龙镇基层建设项目问题线索的“关键一招”,南江县纪委监委也有自己监督护航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下两镇位于南江县南部,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小麦、茶叶、果树等农作物为主。提高农作物产量离不开化肥的支持。种植不同的作物需要什么类型的化肥?每亩需要多少吨化肥?
南江县纪委监委为监督护航产业发展推出“关键一招”:向群众请教,让监督有效。通过走访农户、产业园主、农资产品经销商,收集整理了本地常见的几类农作物亩均肥料用量以及各类肥料单价等生产常识。这些“生产常识”很快派上了用场。
在开展产业扶持基金监督检查时,发现雪花寺村有一笔7.92万元的有机肥料款,用于金银花产业园。督查人员一估算,每吨有机肥约900元,7.92万元大概能买80吨有机肥。但该村金银花产业园仅180余亩,按照每亩0.05吨的用量,仅需9吨有机肥,两项数据严重不符合。
为了探明事件原委,督查人员实地走访周边群众了解化肥运输情况,并在产业园区实地查看化肥使用情况,最终核实该笔款项为虚构支出,让该村通过虚报肥料用量套取产业扶持基金问题浮出水面。
见招“晒招”
将基层“关键一招”推广
平昌县澌岸镇运用“可松系数,解读泥土”精准计算土石方开挖量;恩阳区柳林镇紧盯六棱块的规格、数量,严查其背后的责任问题、作风问题,让虚增工程量、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原形毕露,基层蚁贪无处遁形……随着“蹲点督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实践中练就了“关键一招”。
为了让基层治理经验互相交流学习,去年7月,巴中市召开“水地路”专项整治推进会,县(区)纪委监督检查室、片区纪工委、乡镇纪委等211个单位负责人,带着自己的“关键一招”切磋交流。
“晒招”的目的是倒逼干部找招,也教会大家用招。会后,巴中市纪委监委精心甄选50个“关键一招”,对近年来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度复盘,全面梳理汇总典型案例中的风险点位、违纪手法、查处办法、突破技巧等,并按照“常见问题+监督方法+实操案例”的方式进行条目式梳理,形成《关键一招》手册。
去年9月,全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第二次片区推进会在巴中召开,《关键一招》印制推广,获得与会人员点赞好评。大家纷纷表示这些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检查方法容易学上手快、可复制可推广,非常务实管用。
镇村纪检干部用“关键一招”收集反馈问题,巴中市县纪委监委及时总结推广,形成了“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2023年,巴中为全省唯一被国务院表彰的“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市”。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第二次片区推进会议精神,鲜明大抓基层的工作理念,聚焦‘水地路’等重点领域,紧盯‘二量三纸’重点问题,用好‘关键一招’,贯通‘查改治’,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巴中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袁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