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摄影 黄潇
2月11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戏曲晚会》(以下简称“春戏晚”)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戏曲频道并机首播。以“龙兴九州 福聚四海”为主题,此次晚会在四川德阳完成前期录制,这是继去年首次将主场移步户外后,春节戏曲晚会再次走进山水之间。
极富地域特色的晚会舞台上,梨园名家汇聚一堂、老中青三代同台演出、南腔北调轮番登场,11个各具创意的精彩节目,汇聚了来自全国20多个戏曲剧种,60多家戏曲院团、院校,集结百余位戏曲名家和优秀青年演员,戏曲艺术与四川历史文化融汇,带来一台传统现代交融的戏曲盛宴,生动呈现新时代梨园的朝气与生机。
跨界融合创新,川蜀特色汇聚
展现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张灯结彩的露天主会场、地域特色十足的古戏台、多维立体的延展空间……年味满满的晚会舞台上,开场戏曲歌舞《龙飞凤舞》率先亮相。川剧《别洞观景》、黄梅戏《牛郎织女》、京剧《梅龙镇》等节目轮番登场,多剧种经典选段集中汇聚,融合戏曲、舞蹈、杂技等艺术形式,一开场便带来“看大戏过大年”的热闹氛围。
“这次晚会希望呈现清新活泼和喜气洋洋的基调。”《2024年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董艺表示,此次以“龙兴九州 福聚四海”为主题,“兴”寓意文化兴旺发达,“聚”则代表来自天南海北的戏曲人汇聚一堂,在热烈祥和的喜庆氛围中,呈现全国各地戏曲剧种的交流融合。
舞台上,以东方美学为设计理念,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融合,随着节目内容呈现出不同变化,处处蕴含着创意和巧思。“此次依托数字技术和科技手段延展舞台,打造出丰富多元的视觉场景,将戏曲艺术与实景山水之美及酷炫科技舞美融为一体,体现‘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的创新特色。”董艺说。
影视戏中戏《武林风云会》、创意戏歌《国风超有戏》、历史画卷活化《三国英雄传》……在戏曲本体的基础上,晚会节目时尚感、年轻态十足,将戏曲艺术与古典诗词、国风乐舞、武术绝技、历史人物、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等融合创新,以国风国潮的全新演绎唱响青春旋律,通过新品新作洋溢出朝气蓬勃的时代感,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的审美。
值得一提的是,晚会落户四川德阳,特别将戏曲艺术与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四川非遗文化等川蜀特色充分融合,带来多元文化的交融。情景诗词演绎《翰墨千秋》以戏腔演绎戏曲里的古诗词,意境唯美典雅。历史画卷活化《三国英雄传》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蜀汉英雄群像从四川特色非遗年画中走出,为三国文化赋予了全新的戏曲呈现方式。创意戏曲舞蹈《梦回三星堆》融合三星堆文物元素,依次展现了古蜀文化的“神鸟”、代表“三线建设”和大国工匠精神的“铁鸟”、象征生态文明的“候鸟”,以先进 XR 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多彩的民间文化深度融合。
“晚会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有很多充满时尚化、年轻态的节目。”参与此次春戏晚录制,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感慨,“新时代的戏曲传播,更需要选择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是戏曲艺术传承传播的必然趋势,也是戏曲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老中青少四代同台,四川萌娃亮相
呈现生生不息的薪火力量
开场戏曲歌舞《龙飞凤舞》、影视戏中戏《武林风云会》等节目中,名家与新秀同台亮相舞台,生动展现了戏曲人才传承接续的生命力。“此次大胆采用了近年来戏曲舞台上脱颖而出的新人,希望能展现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新生力量。”董艺说。
纵观晚会,老中青少四代同台亮相,既有郑芳芳、张燕、李政成、陈智林、刘露、魏春荣、肖德美、刘谊、楼胜、陈少云、杨赤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也有众多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演员,更不乏学习戏曲的少儿群体。年龄最大的是84岁高龄的京剧艺术家尚长荣先生,年龄最小的是3岁多的戏曲萌娃。
薪火相继,戏韵不息。传承是戏曲艺术繁荣不息的关键,也是此次晚会突出展现的重点。在传承情景表演《一脉相传》中,王珮瑜、萧雅、杨俊、小香玉(陈百玲)、尚长荣、吴双等戏曲名家带着众多小朋友登台,演绎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的经典唱段,呈现了戏曲艺术弦歌不辍的繁荣气象。
“这次从上海带来20多位学习京剧的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定军山》和《卖水》。”王珮瑜说,虽然时间不长,但有机会登上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的舞台,对于每一个学习喜欢戏曲艺术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圆梦。
小香玉带着北京绿谷小香玉艺术学校6个孩子,带来了豫剧《花木兰》选段,名家后生齐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唱腔铿锵有力、激越奔放。
《谁说女子不如男》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经典作品。“1985年,我的奶奶常香玉带着我和她的两个学生登上春晚舞台,那也是我首次在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作为常香玉的孙女,小香玉也一直致力于戏曲人才培养,在她看来,艺术传承至关重要,“如果不是戏曲老前辈的带领,戏曲发展不会有当下的成绩,今天的戏曲人也应该全力支持年轻演员,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来自四川的57个萌娃也在《一脉相传》中精彩亮相,展现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青春风貌。“很荣幸能和戏曲大家上台表演,感觉特别兴奋激动。”今年12岁的唐文悦来自彭州市天府路小学,她告诉记者,“我学过川剧表演,这次还看到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各种剧种的精彩演出,感觉很有收获。”
“这次参与节目的小朋友,包括学校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最小的孩子7岁。”彭州市天府路小学副校长周春蕾说,“参加这次春戏晚,团队成员全力以赴,集中训练期间时常排练到凌晨,孩子们在训练中也没有丝毫怠慢,力求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学校,该校非常重视戏曲教育,除了开展川剧进课堂、川剧名家进校园等活动,还成立了“梨园新蕾艺术团”,社团同学每学年都会排练一出全新的剧目片段。
“希望这次参与演出,能在他们成长阶段种下一颗戏曲种子,未来为戏曲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周春蕾说。
编辑:孙琪
校对:徐登林 李祺
责编:赵晓梦 任鸿
审核:姜明
来源:川观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