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浙川对口工作实施的三年来,浙江省驻川工作组聚焦民生保障,在教育、医疗、乡村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夯实帮扶县发展基础,协力写好“民生答卷”。
采访团一行走进乐山市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的蓝鹰工程产业孵化中心,袜机维修班的学生们正在直播间内学习。学生们告诉记者,生产车间、直播间、维修车间是他们平常学习最重要的场地。
浙江省诸暨市溢江纺织机械经营部 蒋杏军:袜机维修、设计,然后还有保养这一块,教授他们修机器。因为我们企业需要的就是定点培养这种人才,因为我们那里很缺这种。
借力东西部协作,浙川两省于2021年启动实施“蓝鹰工程”,“袜业之乡”诸暨对口乐山沐川,通过开展校企“订单式”培养,先后组建“蓝鹰之星”冠名班24个,累计培养学生1511名,同时安排他们到浙江企业实习实训,促进就业。
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窦昌术:学习蓝鹰工程这个专业,能让我掌握更多的技能,然后有更多的可能去选择更多好的企业。
目前,沐川职中已与比亚迪、温德姆酒店等2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同时还新设了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检测等专业,建立了袜业孵化中心、电子商务等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惠及500余名中职学生。
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 王刚:蓝鹰工程的核心价值导向就是,技能改变命运,匠心铸就梦想。一人高质量就业可以带动一家庭高质量脱贫,我们希望对学生真的能够实现多元化的培养。
不仅是教育,浙川对口的医疗帮扶工作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绵阳市北川县人民医院的诊室里记者看到,医生为患者开出检查单后,患者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直接缴费。而在以往,患者都需要先到收费窗口缴费,不仅需要来回跑,还得排队等候,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
绵阳市北川县居民 温贤红:不需要再到窗口去排队,直接拿药就可以走了,非常方便。
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帮助下,2022年,北川县人民医院在全省的少数民族县率先打造“诊间支付”模式,实现了患者“边诊疗、边付费”,大大提高了就医效率。
绵阳市北川县人民医院院长 徐丽:通过“诊间支付”,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虽然我们医生的工作量增加,但是群众的满意度是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浙川一家亲,还体现在危难之际的守望相助上。2020年6月,甘孜州丹巴县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浙江省金东区立即展开对口援建。时隔四年,当记者们再次来到甘孜州丹巴县,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甘孜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红五月村党支部书记 袁坤军:(浙江)每年都要给我们拨付一大笔资金,主要用于房屋的基础建设、防洪堤堡坎的修建、村道的修建。2023年,我们全村老百姓受灾户全部搬入新居了。
走进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红五月村,一栋栋藏式新居拔地而起,该村也成为了丹巴县第一个具有地下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功能基础设施完备的新村。
甘孜州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红五月村村民 陈平芳:我们搬进来就摆了个小卖部,多余的房间就腾出来开民宿,顺便在家里面照顾老人,还能挣一点小钱补贴家用。
2021年以来,浙江共为四川省25个重点帮扶县安排资金41亿元,启动实施项目883个,累计引导30余万名农村劳动力在浙江稳岗就业,一桩桩民生实事,为当地老百姓铺就了幸福之路。
来源:四川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