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扬帆起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个春天,扎根一线的新农人、基层干部、帮扶干部、脱贫户已经信心满满,不断探索实践,立志要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近日,记者深入基层,聆听他们和乡村的故事。
巴州区水宁寺镇 “新农人”王仕福: 计划再购买100头能繁母牛 力争三年内年存出栏上千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2月26日晚上,赶在天黑之前,王仕福就到了遂宁市,因为第二天一早他要到当地的牛羊养殖场察看牛犊养殖情况,准备购买一批牛犊和能繁母牛回来。今年是王仕福“弃商从农”的第八年,这样的奔波,已是常事。
王仕福的肉牛养殖场(资料图)
56岁的王仕福是土生土长的巴州区水宁寺镇水宁村人,以前一直从事砂石售卖生意,后来看到农村土地闲置较多,毅然在2016年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龙吼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上百亩,种植白芍、黄精、佛手、枳壳等中药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集中种植了枳壳、黄精300余亩,其中枳壳今年就将进入盛产期。
王仕福的农业梦远不止于种植业。2021年,他又将目光瞄向了肉牛养殖。2021年3月,王仕福通过在吉林长春的考察,认为发展肉牛产业大有可为,然后立即返回水宁寺镇投资近1500万元,开始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共流转土地450余亩,建设2个牛舍,并进行牧草种植等。“牧草收割后最近又发出了新芽,下个月就要忙着施肥了。”王仕福说。
“整个养殖场实行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配套建设有兽医室、饲料库房、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等。”王仕福告诉记者,他去年就种植了优质粮油100亩,同时利用坡地、瘦薄地种植金牧良草、甜象草等优质牧草200亩,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合理处理了养殖场的粪污。养殖粪污综合还田利用,除了供自己的土地使用外,王仕福还将牛粪无偿提供给周边的30多户农户,村民无不点赞。
据了解,整个养殖场去年共出栏肉牛600余头、产值达上千万元,王仕福成为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
王仕福还积极带动水宁村的发展。村民周公发之前一直靠种庄稼维持生计,自从龙吼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便成为园区工人,主要负责除草施肥等,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挣1万多元。
“在就近转移本镇(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上,公司年使用固定劳动力10人,其中脱贫人口3人,全年季节性临时用工达600多人次,其中脱贫人口近百人次。”王仕福说,仅每年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就达20多万元。
龙吼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致富带动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在王仕福的示范带动下,当地周边8户农户发展巴山肉牛150头;春波养殖场和王平养殖场去年共养殖了肉牛110余头,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就在前不久,王仕福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第三批省级农村致富带头人”。新的一年,面对新的荣誉,王仕福有新打算:准备再购买100头能繁母牛,在三年内达到年存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
南江县高塔镇高塔村 东西部协作帮扶干部周明翔: 现场催进度预计扩繁场3月中旬“关羊”
“老岳,下个月中旬能不能让第一批黄羊‘入住’,给个准信?”2月25日,刚回南江第二天,浙江省东阳市挂职南江县干部、南江县政府办副主任周明翔便匆匆赶往位于南江县高塔镇高塔村的东西部协作重点项目——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建设现场催进度。“按这进度,3月15日‘关羊’没问题!”在火热的施工现场,传来项目现场负责人岳中勇洪亮的答话声。
项目现场工人正铺设羊圈屋顶
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让高塔村寒意浓浓。在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外墙装修、道路平整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2月18日就开工了,现在气温虽低,但忙起来热和得很。”刮批、打磨、上漆……正在做7号羊圈外墙漆的潘兵手法娴熟。他告诉记者,项目现场每天有10名漆工,一天就可完成一栋羊圈的稻草漆。
“我们是节后就冲刺,现在每天100余名工人参与施工,采取机歇人不歇的方式,全力为最后投产做准备。”岳中勇说话间,便领着周明翔到羊圈内查看。远处望去,20余栋黄羊圈舍、隔离舍等单体建筑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一栋栋建筑呈S形有序排列,一个现代化的黄羊扩繁养殖场已现雏形。
据了解,高塔村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占地面积约80亩。该项目依托黄科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与川农大、省畜科院等单位专家紧密合作,示范推广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同时,配套有自动粪污处理、自动环境监测、智能远程监控、机械投料等设施设备,实现养殖自动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项目投产后,每年可提供优质南江黄羊种羊1万余只,实现年营收约4000万元;通过企繁户育、借羊还羊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南江黄羊2万余只,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自2021年东阳市与南江县开展结对协作以来,东阳市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17亿元,实施产业协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消费协作、改善民生、乡村振兴示范点等6大类项目49个。
“羊圈建设接近尾声,首批入住的600多只种羊已联系对接好。我们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产业协作方式,通过共建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助力南江黄羊产业发展壮大,让‘羊’光大道越走越宽,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产业。”周明翔介绍。
平昌县白衣镇天井社区 脱贫户王廷林: 平菇开出“致富花”蹚出增收“新路子”
2月27日,走进平昌县白衣镇天井社区脱贫户王廷林的食用菌种植大棚,但见一排排白色的菌种包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空气中散发着平菇独特的清香味道。菌种包的一头,圆润的平菇争相探出“小脑袋”,一簇簇平菇如花朵般竞相“绽放”。57岁的王廷林正在菌棚中来回查看平菇长势,偶尔发现有生长多的菌袋,他还会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状态。
王廷林在菌棚查看平菇长势
“种植平菇一定要选择阴凉处,同时要远离工业区和家畜饲养区。温度和湿度也很重要,温度过高会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止,而温度过低会影响菌丝体的活性,从而减缓生长速度、影响产量。湿度不够则会导致菇盖皱缩或干裂。”聊起平菇种植技术,王廷林神采奕奕。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能手。
说起发展平菇种植之路,王廷林满是感慨:“我一直身体不好,有慢性糖尿病离不开胰岛素;妻子身体也不好,也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我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王廷林家因病、缺少劳动力被认定为贫困户。2016年,他外出务工,但因身体较差,收入微薄。脱贫攻坚期间,在白衣镇党委镇政府及村“两委”的动员下,他回到家乡开始种植平菇。2020年,他的平菇种植初见成效。
但事不遂人愿,在一次赶往平菇售卖点的途中,王廷林不幸遭遇车祸,只能长时间在家休养,妻子一人无力进行平菇种植,只能又暂停种植。“我就一直在想,好日子已经在向我招手了,我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放弃了。”王廷林告诉记者,在身体恢复后,他又重新开始种植平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种植约3000袋平菇,年均产菇4000斤至5000斤,年收入6万余元,主要销往县内农贸市场。
平菇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王廷林开出了“致富花”,同时也给周边村民带去了新的增收途径。“过去,我们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的都是传统农作物,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我经常过来帮他收菌子,同时学习种植技术;往后,我也准备种一些,增加家庭收入。”正在帮忙的村民王大爷乐呵呵地说。(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俊吉 文/图)
通江县陈河镇陈家坝村 村党总支书记钟映梅: 指导生产拓宽销路 帮助村民稳产增收
2月26日清晨,在通江县陈河镇陈家坝村,空气中还透着些许寒意,种植户王和兵一早就忙了起来,将一段段木材每层错位垒起来。“这些耳棒全都是用于种植银耳的。”王和兵告诉记者,去年他种植了两亩地的银耳,今年打算再种植十几亩的羊肚菌,进一步增产增收。
村民们忙着准备银耳耳棒
王和兵增收致富并非陈家坝村的个例。近年来,陈家坝村依托独特自然条件和种植技术优势、银耳发祥地资源优势,探索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市场价格、统一用工投劳、统一技术服务”的“五统一”兴产业促振兴新机制,培育银耳种植大户40余户,流转土地550余亩,年度建设标准化银耳大棚2300余个,栽植银耳69万余棒,实现银耳种植户户均增收1.5万元。
“新一季的银耳种植,我们将继续通过与农技站、银耳科研所合作,组织专家与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免费入户指导生产,帮助村民稳产增收。”陈家坝村党总支书记钟映梅介绍,接下来,村委一班人还要忙着引进企业、培育大户、新建大棚等,为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综合产值奠定基础。
除了前期的栽植,村里也正在想方设法为种植户打开农产品销路。通过招聘懂营销、有车辆的年轻人,利用“三社融合”购销平台,对农户所需农资和家庭预售农产品进行登记管理,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发布双向供需信息,提供统购农资、统销产品、代卖寄存、物资配送等服务。“去年,我们代办代销以银耳、羊肚菌为主的农副产品,替当地老百姓卖了30多万元。”购销代理员龙方荣说。
群众事情无小事。除了探索建立“五统一”兴产业促振兴新机制,针对便民服务不够完善问题,陈家坝村党总支在原有便民服务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三代办”便民服务制度,进一步优化政事、民事和农事中的便民服务。
“针对聚居点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的情况,我们选派无职党员2名,采取‘定点代办、上门代办、应急代办’三种模式,帮助村民无偿代办代写低保申请、医疗保险、合作医疗参保费、种粮补助金等上百项服务事项。”钟映梅告诉记者,除了代办服务,村组也在开展人房代巡,利用“每日巡看、视频调看、特殊照看”的方式,对整家外出无人看护的房屋、8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和重症病患人员代为巡管照料,随时发现问题,及时救护处置。
面对面、手把手,陈家坝村打破原有固定的工作模式,为老百姓提供暖心服务,让外出村民能够放心,也让留守人员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记者:严波 张维 袁崎芳
编辑:唐卓然
校对:张娇
审核:张容
来源:巴中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