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游客们,可以看到一张发票存根——这是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开出的首张发票存根,在2023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川渝高竹新区,位于重庆渝北区与四川广安市邻水县的毗邻地带。这张跨省份的增值税发票存根,是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成果之一。背后折射的,是川渝两地相向而行的创新探索。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夯基垒台到全面提速,4年来,川渝两省市在产业协作、政策协同、项目共建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速前行。
站在四周年的节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哪些成绩?如何继续向纵深推进?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将如何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1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川渝高竹新区 图据重庆日报
看成果:
从国家战略到纵深推进
川渝两地协作日趋紧密
几天前,川渝两地最高行政级别的联席会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绵阳召开。
4年,8次会议,100多个政策文件,川渝两地在交通、产业、科技、平台、生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全方位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国家战略到起步落地、纵深推进,川渝两地的协作日趋紧密,从近年来两地的顶层设计中可见一斑。
2023年12月22日,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4年四川经济工作重点时,提到要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几天后,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川渝两地的发展带来了美好期待,也取得了重大成效。”4年来,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深度参与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课题研究,在他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承载着形成高质量发展“第四极”和“新时代战略大后方”的历史使命。
四年建设,成效渐显。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5.91万亿元,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万亿元,同比增长8.5%;重庆、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6.8%。
川渝合作生物医药城一角。图据新华网
看规划:
下好“一盘棋”
协同发展壮大成渝主轴
1月2日,2024年首个工作日,广安岳池经开区一片繁忙,重庆药企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在川首个项目就位于这里,正在开工建设。这个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
“园区为渝企落户规划了‘重庆园’,在这里发展更有信心。”希尔安公司负责人说。这个园区,就是四川广安和重庆合川携手打造的“广安—合川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将以产业基础、研发创新等实力,吸引川渝乃至全国药企入驻。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何为一盘棋?在重庆前沿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李勇看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携手打造产业园,正是川渝两地坚持发展“一盘棋”的生动写照。
一盘棋局的精彩,更在于棋逢对手的精彩绝伦。近年来,川渝两地将“一体化”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关键,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壮大成渝主轴,打造中部地区的发展脊梁,正不断写进两地的规划中。
一方面,四川推动成都东进。去年5月,四川出台支持川中丘陵地区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作为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四川地级市,去年9月,《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2023年度工作要点》印发,着力推动广安加速融入重庆都市圈。
另一方面,重庆加快西扩。去年7月,重庆印发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市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万亿元、1.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6.7%,“双核”经济总量在“双圈”占比接近56%。
中欧班列(成渝)列车发车。图据人民日报客户端
看发展:
共推新型工业化
依托立体开放通道链接全球市场
根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精神,共推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川渝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成为川渝两地2024年工作重点。
在李勇看来,这正是回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经济中心的具体实践。他注意到,川渝两地正联手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其中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成为全国首个入选的跨省域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据显示,川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2万亿元、居全国第4,重庆三安意法半导体、成都华虹“熊猫”等重大项目在2023年相继落户,共同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同时,协同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共建“智行走廊”示范道路648公里,两地汽车零部件配套率超80%。
汤继强则注意到,近年来川渝两地对外开放的程度迈上了新台阶。去年12月,川渝两地联合举办了首届中欧班列(成渝)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累计近3万列、开行数稳居全国第1。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常态开行中老、中越直达班列,通道连接境外120个国家(地区)和486个港口。
“现代产业聚集,最重要的就是降低物流成本。”李勇分析,依托南向、西向、东向大通道,川渝地区的物流成本正在持续降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链接全球市场提供了无限可能。
汤继强则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新时代的战略大后方”,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开放通道,可以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赢得发展先机。
展望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有哪些新突破?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实走深。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在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五方面力求取得更大突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阔步迈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来源: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