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业界称为“低空经济元年”。6月23日,本台推出的《发展低空经济·一线观察》关注了四川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有了产业基础和研发优势,低空经济“怎么飞”,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成效如何?飞起来了,又如何“管得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记者前往成都都江堰、彭州等地,一探究竟。
记者 胡欣:今天,我们报道组第二站来到了青城山通航机场,我们看到,在我身后的机坪停放着数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不远处的跑道上,飞机正在滑行,旁边还有跳伞、直升机观光等多个项目,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最心仪的低空游览方式。
青城山通航机场位于我省低空试点川协1号空域内,一到周末,机场就格外忙碌,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翱翔蓝天的自由和乐趣。这里各种类型的飞机也吸引了研学团队专程从外地前来“打卡”。
游客 泽让兰甲:我是从阿坝州过来的,第一次跟朋友一起到这儿来体验一下,感觉非常棒。
研学团队老师 滕曦晨:青城山机场航空科普知识(氛围)会比较浓厚,孩子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飞机,最重要的(是)还会有飞行体验,对孩子们来说,既有知识的收获又有实际的体验感受。
而有这种繁忙的景象正是源于我省在低空空域管理上的创新。5年前,我省获批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也就是,在试点空域内,突破原有的“管制飞行”对空域流量的限制,可容纳更多且不同种类的航空器运行,大大提高了低空空域的利用率。而青城山通航机场上方的川协1号空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记者 胡欣:现在,我们是乘坐罗宾逊R44型直升机来到了青城山的上空,透过舷窗我们可以看到,还有滑翔伞在和我们一同飞行。
四川安飞通航青城山机场总经理 解于棡:(最早)因为空域的原因限制了很多人的飞行梦,那么现在空域一打开,尤其是低空(空域)打开,老百姓从最早觉得飞行遥不可及,(到)越来越多人来投身飞行这个行业,他来了解飞行、学习飞行,这一块儿我觉得影响是非常大的。
四川安飞通航青城山机场管理中心主任 田翔:今年我们青城山机场在接待跳伞还有飞行体验这些游客的数量上,明显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增长,借助低空经济的东风,(我们将)重点发展低空文旅新兴业态,比如我们正在策划的航空运动、航空展览、低空赛事等等。
除了传统的通航产业,无人机也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工业级无人机第一城的成都,集聚了100余家无人机企业,“成都造”无人机实现了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那么,生产出来的无人机,在哪里试飞呢?我们前往成都的北边,在彭州一个叫做“天空之眼”的地方找到了答案。这里是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而它的上方也是我省的一个试点空域。在这里,飞行申报流程极大地简化。
四川彭翔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续红:无人机可以从以前的平均七天的审批(时间)降低到(提前)报备30分钟,就可以起飞,不断吸引了无人机和无人机管制企业的试飞,包括它的产品验证。(试飞企业)数量从以前的60多家猛增到90多家。
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飞行基地主任 郑文强:(正在进行)我们飞机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检飞工作,进行全系统的联调。(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获取空域会更加便利。
我们从省委军民融合办协同空域管理处了解到,自2018年12月,我省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以来,试点空域已扩展至7800余平方公里,包括7个空域和8条低空通道,形成了环成都和贯通川南、川北的低空飞行网络。而飞机不仅要能“飞起来”,还要“管得住”。在成都市双流区,就藏着一个低空运行管理的“大脑”——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我们看到,在这张大屏幕上,试点空域内所有飞行器的航路等信息清晰可见,并且实时更新。
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工作人员 张合:现在空中天气怎么样?
飞行员 方航:天气非常好。能见度很高。
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工作人员 张合:收到,保持目视(飞行)。
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中心带班主任 杨健:(中心)为空域用户免费提供飞行计划报备、航空情报、空中交通咨询服务和告警服务,并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违规违法的飞行活动的查处。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年以来,我省协同空域内单日最大飞行架次达到1134个架次,单日最高飞行时间达到342个小时。看着天空越来越忙,他们离打造空中“高速公路”的梦想也越来越近。不少专家认为,随着空域越来越畅通,低空应用场景也需要逐步开放,才能真正盘活低空资源。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院长、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秘书长 何先定:(现在)应用场景的开放是不足的,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制造与运营协同,要极力去挖掘四川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我们相信低空经济在四川未来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提供了便利的飞行条件,让大家能够尽情翱翔蓝天。那么,飞起来以后,又将飞向哪儿?四川正在打造哪些应用场景,又涌现出什么样的低空经济新业态,成为天空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下一集我们将继续探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