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一场“古村文旅+游客旅拍”的双向奔赴|凉山乡村振兴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6 1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戴上叮当作响的华丽头饰,穿上彝族特色的民族服装,行走在大石板古村里,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与村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完成一次跨越岁月的留念……如今,“民族风”旅拍已是游客打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古村最热门的方式,也成为古村文旅发展的新“抓手”。

民族风旅拍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到大石板古村打卡。

“我们的古村‘活了’”

背倚螺髻山,面朝邛海,距离西昌市中心仅15公里,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大石板古村曾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过去街上旅店、马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等一应俱全,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茶马古道、水运逐渐没落,大石板古村“从昔日的物资交易重镇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渔村”,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渔村生活。2019年之前,村里多为陈旧破败的土坯房,部分老屋年久失修,几乎没有人到这里来游玩,许多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石板古村似乎就此没落。

改变发生在2020年,大石板古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被列为西昌市宅基地改革试点,一场由内到外的改造建设就此开启。

通过充分利用村落中原有的资源,引用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等建筑手法,大石板古村就地取材,精心打磨,重塑古村的质朴模样,实现古村“活化”,让沉睡的“老宅”重焕生机与活力。


位于西昌市邛海南岸的大石板古村。(来源:凉山日报社)

经过改造,昔日古朴的村容村貌得到重塑,古寺、古道、古宅“修旧如旧”。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保护,邛海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在环湖路以内的老百姓全部搬进了古村,村中幼儿园、养老院一应俱全。村民们感叹:“我们的古村‘活了’!”

“我住在景区赚钱养家”

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再加上自然人文景观得到修复,古村发展旅游条件时机成熟。村民开始思考,如何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村委会以“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龙头,引进多家知名民宿品牌,鼓励村民把拆迁安置房、闲置集体资产利用起来,修建民宿和餐厅。在设计的时候,巧妙地融入当地独特的土坯房文化、茶马文化,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个性化的体验。

“古村落+新民宿”盘活了原来的旧民居。逢周末和节假日,村里游人如织,好不热闹。全村有不同层次民宿、客栈超200家,400多户村民参与经营,平均每户年收入超3万元,年增长近50%。

归心“12间”是大石板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民宿,这里原是村里长期闲置的打米房,经过加固改造,昔日破旧的打米房华丽变身为一栋精致的民宿,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之一。“旅游旺季时,民宿房价在700至900多元不等,预订率达到100%,淡季则是380元每间。现在,我们住在景区里就能赚钱养家了。”

除了民宿,餐饮也是产业之一。村干部介绍,有户村民此前以卖鱼为生,年收入约20万元,后来在村里开了餐饮店后,年收入增加了10倍。

“让我帮你打个卡”

裙摆甩动、银饰窸窣,一股民族风在古村“流动”,随处可见身着彝族服饰、妆容精致的年轻人在旅拍。记者走在大石板古村这个“天然摄影棚”,恍惚间竟一时分不清眼前的这些“彝家阿哥阿妹”到底是村民还是游客。


这些“彝家阿妹”,到底是村民还是游客呢?

时代在改变,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方式也在改变,“旅拍”火了。

灵鹰寺是古村里打卡的网红点,吸引人们的不仅是它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更是因为它高颜值和高出片率,成为“旅拍”爆款地标。“到大石板古村穿彝族服装旅拍”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频频被分享到旅行攻略中,激发了不少网友线下打卡的冲动。

来自贵州的谭女士就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之一,在与记者聊天的时候,她说:“之前在网上搜西昌的攻略,就看到很多人在这里拍民族服装的照片,蛮很好看,所以这次专门和朋友过来体验一下。”

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为大石板古村带来新流量,也为村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游客在大石板古村内的灵鹰寺打卡。

28岁的村民周创新,中专毕业后曾在西藏为新人拍婚纱照。2023年春,他听说家乡因为乡村振兴而大变样,毅然返回古村,租下一间40平方米的库房,开了一家名为“沐橙摄影”的民族服饰体验馆,利用自身所长,专营民族风写真拍摄。“我负责摄影,妻子负责化妆,人手不够的话再另请帮工。”周创新说,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平均每天拍摄二三十组,去年开店投入的20多元万已经回本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推广彝族文化,也希望今后能多开几家分店。”

村民周创新返乡开了一家名为“沐橙摄影”的民族服饰体验馆,利用自身所长,专营民族风写真拍摄。

如今,在大石板古村拍上一组精美的民族服饰照片成为游客打卡的“标配”。从2023年至今,古村已有70多家旅拍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成为大石板古村游的一张名片。

为维护古村旅拍市场秩序,海南街道办对接当地文旅主管部门,及时制定出台《大石板旅拍行业高质量服务标准》,提出明确规范,让大石板古村的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手记

从无人游玩的渔村跃升为旅拍“网红地”,大石板古村这个位于中国西南大山深处的“蝶变之路”并非不可复制。

首先是房屋修缮。大石板古村在整体改造时没有一拆了之,而是尊重村中原有资源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文化印记,让这些古井、古树、古寺、古村留住乡愁。村民依旧留住在村里,让古村更具烟火气。

其次是统筹布局。乡村振兴始终离不开产业发展。无论是开民宿还是开餐厅,从前期规划,到中期建设,再到后期运营,都不应只是村民的个人行为。大石板古村举全村之力整体谋划,避免了行业间同质化的不良竞争。

最后是创新发展。旅拍新业态的兴起,不仅将大批热爱旅拍的游客吸引到大石板古村,而且通过游客的镜头,将彝族古村的民族文化、秀美风光传播得更远更广。这种场景化的展示在互联网时代成功出圈后,使大石板古村的旅游品牌打造得更响亮,实现了古村与游客的双向奔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比位于中国南部山区的广东省清远市,同样也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聚居地,也是省内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民族地区包括两县三乡,即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最近数据统计,全市有少数民族成分42个,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22万多人。

如何让“文旅+旅拍”进一步释放清远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活力,让新业态带动和链接住宿、餐饮等各种旅游资源持续发展,赋能当地的文旅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值得深思。

来源:清远日报客户端

记者:钟志宏 黄慧祯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于 2024-5-16 19:5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6 20: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6 23:2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05:5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7 10:0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9 09:5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