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摄影报道
2月1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从成都正式出发。
聚焦新质生产力,活动首站走进了什邡市天合光能新材料产业园以及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在这里寻找关于发展的故事。
01
三张照片
见证荒地半年内“变身”产业园
从荒地到现代工业园需要多久?德阳什邡市给出的答案是:半年。
2月18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跟随“万千气象看四川”大型主题采访组来到什邡市天合光能新材料产业园,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一楼展厅的三张照片吸引了来访者的目光。
这三张照片,是去年6月至12月同一块土地的不同景象:荒地、工地和工厂。而这三张照片,也见证了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落地到试产的全部过程。
去年6月,什邡天合光能新材料产业园还是“荒地”。
去年9月产业园工地场景
去年12月产业园工厂景象
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项目共分为两期,一期投资107亿元,二期投资53亿元,总投资为16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经试生产,今年上半年将全部投产,预计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80亿元。这也是什邡市迄今为止最大的工业项目。
车间工人正在工作
去年5月初,什邡市招商小组远赴江苏,与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进行初步对接。对方表示,天合光能有意在西部地区落地晶硅生产线,但对于用地、用能、用工及进度要求较高。
“我们当场梳理了六项要素保障诉求,需要在8天内给出回复。”参与项目招引的什邡市产业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冉洪亮介绍,什邡市方面立即成立专项保障小组,最终在第八天给出了所有的六项要素保障方案,并一一给出了牵头人、牵头单位等。
见到什邡方面如此诚意,去年5月中旬,天合光能正式与什邡市签订协议,启动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项目。此时,距离双方首次碰面,刚刚过去23天。
接下来,什邡的速度更是让天合光能目不暇接——去年5月31日开始,仅用时25天,完成504亩项目用地内的169户农房及5个厂房征拆工作;去年6月1日开始,仅用时26天,完成场平及施工临水临电接入;去年6月12日,仅用时30分钟,完成天合光能营业执照办理……
全程见证了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落地的什邡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阳阳介绍,整个项目从签约到试产,什邡市方面先后拟定了140项任务清单,召开了157次调度会议,121次现场办公,“超常规、超进度、超预期,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天合光能(德阳)晶硅有限公司二车间场景
走到园区门口,封面新闻记者发现还围起来一大片土地,冉洪亮透露,今年年底,天合光能或将在此建设电池片组件园区,作为单晶拉棒后期工序。“单晶拉棒这一工序结束后会进行切片,然后就会加工成电池片运用到光伏电站等领域。”
他还特别提到,作为“链主”企业,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坩埚项目建设投产,目前也有多家配套企业进行考察,未来“一花引得百花开”的发展气象值得期待。
02
一条“黑灯产线”
实现24小时不间断加工
走进车间,一台台无人驾驶的AGV小车仿佛一个个熟练的工人,它们根据二维码指引,“抬”起货物,转弯,摆正方向,流畅地朝着生产线驶去。而在车间生产线上,一台台橙色的机器人有节奏地挥舞着“手臂”,整个车间几乎看不到人工操作的身影。
这一幕,发生在位于德阳市的东方汽轮机叶片加工无人车间,这也是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
据悉,“黑灯产线”集成了19台五轴加工中心和3台六轴机器人。“设备上方的橙色部件是六轴机器人,由AGV小车配送物料到位,机器人通过识别夹具上面的芯片完成自动上下料的工作,再由设备完成自动加工、在线检测,全程实现无人干预。”东方汽轮机工作人员介绍。
“黑灯产线”场景 图片由园区提供
黑灯生产线也是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赋能的一个缩影,她表示,该产线于2022年8月建成投运,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生产、存储、搬运、检测环节无需人工操作,主要由智能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按照软件系统的指令自行完成。”
虽然“年龄”不大,但整条“黑灯产线”却有着独特的“硬实力”。据介绍,该车间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加工、毫秒级精准定位、40秒内智能送料、加工精度0.03mm、质量合格率99%、人均效率提升650%等效果,搭载数字化的春风,智慧车间为生产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可能。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东方汽轮机已建成了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9个数字化车间、21条数字化产线、1500余台设备通过毫秒级数据实时采集和每秒百万亿次超算,实现了全域数据互联互通。去年,东方汽轮机荣登2023年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榜,成为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控制中心
编辑:刘琳
来源: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