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不屈的盐都人捐赠了“盐工号”和“盐船号”两架战机。自此,热血盐都就与祖国的蓝天相连。
81年后,主题为“畅享未来 智胜蓝天”的2023无人机装备大会在自贡航空产业园举行。大会公众开放日期间人气爆棚,吸引了超过6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展,充分展示了自贡市近年来聚力打造千亿级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集群的成效。
2023无人机装备大会活动现场
从捍卫蓝天,到逐梦蓝天,再到智胜蓝天,历代盐都儿女的梦想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正是这一曲折又光荣进程的铭记者、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名字是——盐都航模人。
一把传承三代航模人的“斜口刀”
“伞面就用塑料桌布,越薄越好……”12月的一个周末,自贡市航空运动协会会长陈洋杰正在教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制作降落伞。工作台上,一把外表普普通通的斜口刀,传承了三代航模人,历经半个多世纪。
斜口刀又称锯片刀,多由航模人利用废旧锯片亲手切割、打磨而成,其锋利程度和刚性均优于如今大多数美工刀,为制作模型必备之工具。
“徐老师用这把斜口刀削出来的木屑薄如蝉翼,透得过字。” 陈洋杰口中的徐老师是原自贡市航模队队员、年过八旬的徐支藩,其制作模型的水平在业内有口皆碑,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
陈洋杰教学生制作降落伞
据悉,徐支藩送给陈洋杰的斜口刀,出自另一位航模前辈谭庸光。
“我1956年到二中(蜀光中学)读高中时,谭庸光已经毕业了,认识他是在加入航模队之后。”徐支藩表示当时学校的兴趣班不少,但最吸引他的还是航模班。
徐支藩毕业数年后,日后成为他好友的罗经国考入蜀光中学,加入了航模班。“以前的模型飞机是飞出去后就不管了,我想的是飞出去以后还要能再飞回来——”罗经国将航模和自己擅长的无线技术相结合,研发出全市第一台遥控航空模型,并率先将航空模型应用化使用,多次作为靶机配合武装部队高炮对空射击训练。
1979年自贡航模队在成都太平寺机场合影(资料图片)
曾经的自贡航模小将们(资料图片)
除斜口刀之外,陈洋杰还珍藏了一架模型飞机。飞机主体由轻木制成;所用钢丝直径只有0.02毫米,肉眼几乎看不见;整体重量仅为2克,捧在手上轻若无物。这架模型飞机的制造者,是自贡首位航模世界冠军王伟。
1991年,王伟获得了“第26届航空模型世界竞标赛”航空模型(FIC)项目团体冠军。今年6月举行的“全国航空航天模型(航天自由飞项目)竞标赛”上,宝刀未老的王伟再次获得活塞式发动机动力飞机(FIC)团体冠军,并和队友张泉一起,获得仿真火箭(S7)团体第二名。
目前王伟担任市航空运动协会荣誉会长,徐支藩、罗经国等被协会聘请为技术顾问和教练。
“他们都是我的老师。”作为新一代航模人代表,陈洋杰表示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老一辈航模人的精神和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一名志在蓝天的麻醉科医师
12月7日,全国“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结果出炉,全省仅两人上榜,陈洋杰便是其中之一。
陈洋杰曾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和“四川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拥有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国家裁判组成员、中国航空运动会委任技术代表以及四川省航空航海模型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等多个头衔。
鲜为人知的是,陈洋杰在成为一名职业航模人之前,曾经是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师。让他念念不忘的“蓝天梦”,得从他7岁时第一次接触航模说起。
“当时少年宫有一个航模班,就在歼5模型飞机背后。”陈洋杰称因为当时家长给他报的是国画班,所以只好在航模班窗户外面“趴”着听了大半年。
在陈洋杰心里种下“蓝天梦”的,除了少年宫航模班,还有在自然课上“动手做音响、组装收音机”的塘坎上小学老师陈传智。
1992年,在电视上观看了西昌卫星发射后,通过学校自然课培养出较强动手能力的陈洋杰和另外3名小伙伴,几乎整个春节都在做一件事——收集未燃放的鞭炮中的火药,再把火药装进纸皮卷成的圆筒,最终成功将“自制火箭”送上了天。这4个“调皮捣蛋”的男孩,获得了当年自贡市中小学生科技制作一等奖。
时光荏苒,大学毕业后,陈洋杰成了市内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生。但他并没有放弃年少时的梦想,参与过滑翔伞(最好成绩曾进入全世界前100名)、动力伞、三角翼、热气球、跳伞等一切和蓝天有关的运动项目,并在2017年组建了自贡市航空运动协会。
青少年了解自贡航模发展史
“玩滑翔伞只是个人爱好,让更多人喜欢上航空运动却是我的事业。” 陈洋杰告诉记者,当年的小伙伴们或多或少受陈老师影响,长大后一个把手机卖到了非洲,一个担任新能源汽车项目总监,另一个生产出来的工业机器人出口到了欧美。他笑了笑,表示自己留在家乡从事自己一直热爱的事,也不差。
一个为孩子们圆梦的公益项目
据市档案馆资料显示,我市早在1950年就举办了“首届航模训练班”,成立了自贡市航空模型业余运动队,竞技水平在川内和成都、重庆一度呈三足鼎立之势。
上世纪90年代航空运动走入低谷,运动队解散,兴趣班从校园逐渐消失。进入21世纪,航空运动开始在我市复苏。2018年,自贡市代表队在时隔36年后,重返四川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赛场,一举获得6枚金牌。
2018年,市航空运动协会、977爱心公益协会携手开展的“筑梦蓝天-青少年航天科技知识培训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其目的是让青少年在互动、拼装、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航天科技知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一粒航天报国的种子。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各类青少年航空运动普及活动50余次,累计普及3万人次。
“尽管小朋友们都听得很认真,但只有坐在第一排的一名女生,眼睛闪闪发光……”陈洋杰在富顺县李桥镇高滩九年制学校教孩子们制作橡筋动力滑翔机时,留守学生邹鑫让他印象深刻。接下来一段时间,陈洋杰多次到校对邹鑫进行专业辅导,并提供了训练所需器材。
2019年,成绩突出的邹鑫代表学校参加了“自贡市第一届中小学生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同年代表自贡队在“四川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夺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筑梦蓝天”项目的深入开展,成果不断涌现。
——2022年在宁夏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沿滩区黄市小学学生王筱柔夺得女子组自选转翼火箭(S9A/2)金牌,实现了自贡在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2022年和2023年,绿盛小学学生陈子君蝉联“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仿真火箭(S7)女子组冠军。其夺冠的仿真火箭高度超过了1米,包括逃逸塔、整流罩、助推火箭、发动机等上百个部件,整体重量却不超过300克。
陈子君(左)在陈洋杰指导下组装仿真火箭
一张共同绘制的“腾飞蓝图”
近年来,被评为四川省航空特色学校的自贡衡川实验学校,同样在青少年无人机比赛中摘金夺银。在2022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上,衡川学子廖艺茗荣获“旋翼越障打击赛(初中组)”一等奖,为该项目四川代表队获得的唯一一等奖。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上, 自贡衡川实验学校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
“无人机社团刚成立时,仅两名学生报名。” 自贡衡川实验学校中学无人机教练曾超告诉记者,其中一个就是后来在比赛中大放异彩的廖艺茗。据悉,2022年夏天,为了备战“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两名队员在闷热的场馆里操控无人机,一遍又一遍完成绕桩、穿门洞、过中圈、相同颜色障碍物打击、稳定降落等全套动作。
训练中的自贡衡川实验学校无人机社团队员
自贡衡川实验学校无人机社团部分成员
“我们队员当中就有好几个来自竞赛班的‘学霸’。”曾超表示,社团的宗旨是推广无人机技术,激发学生科技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无人机社团日常训练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操控无人机需要手脑协调,编程要用到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日常训练也是紧张学习之外的一种放松。
据了解,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无人机社团队伍迅速壮大,目前已经发展到数十人。此外学校航空特色活动阵地还定期开展各种科创活动。
如今,我市各校园里重新掀起了一股热潮,对航模运动产生浓厚兴趣、报名参加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自贡队近年来在各项赛事中频频摘金夺银,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冠军队”。正如盐都资深航模人期待那样,“夺冠”正帮助胸怀蓝天梦的自贡青少年加速成长,更为千年盐都的再次腾飞夯实着基础、积蓄了力量。(自贡网记者 张才/文 叶卫东/图)
自贡小将代表四川出征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编辑:冯方湲
责任编辑:陈继东
编审:吴山冠
来源:自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