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为展现协作工作启动以来的新进展、新成效,近日,浙川东西部协作主题采访活动在川启动,来自中央、浙江和四川的40余名媒体记者分三路走进浙川对口协作的县(市、区)采访。今天起,本台推出“浙川一家亲,共铸山海情”系列报道,通过笔和镜头,全方位、多角度记录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果、新亮点。今天播出第一集, 从“输血”到“造血”,产业协作互利共赢。
在川南、川东北、川西北三条采访线,记者们一路走,一路看,认真听,仔细问,深入挖掘浙川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的典型经验,讲述新“山海情”的点滴故事。
记者 陈琪璇:我现在是在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涡流纺车间,在我身后原料棉条正以每分钟550米的速度上下飞转,“变身”为一锭锭成品纱线,每天这个车间能够产出约36吨纱线。
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春春:如果说按照我们这个折算成万锭来说,我们现在的万锭用工人数大概7-8人,以前传统的可能要30-40人。
记者 陈琪璇:大大节省了人力?
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春春:对,用工方面会大大减少的,然后因为自动化程度高,在产品质量上面这个稳定性更好。
截至目前,包括天之华在内的浙川纺织产业协作示范园,已引进纺织企业41家,其中19家来自浙江,初步构筑起纺纱、纺线、织布、服装全产业链,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将超400亿元。
四川屏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周德奎:我们在浙川纺织产业园的引领和带动之下,产与城基本成型,产城融合更加紧密。下一步,以企招商,以平台招商,也通过招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我们的纺织的产业链。
一路向北,记者们走进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福田里”蓝莓产业示范园,连片的蓝莓已挂满枝头,即将迎来大规模采摘。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搭乘东西部协作快车,2021年,当地整合改造土地资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规划打造千亩蓝莓基地。
北川奕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伍清容:当时有浙江的专家和北川的农业专家,一起考察了这边的土壤、气候和这个品种的特性,觉得我们这适合种“蓝莓一号”,不管做原料果或者是鲜果,它的口感很好。
一片蓝莓林,带富一方人。产业落地生根,当地村民也有了劲头和奔头,这里创新建立了“五金增收”带农模式,乡亲们收租金、挣薪金、得酬金、分红金、赚现金。一园生五金,实现了企业有发展、农户有收入、村集体有收益的多重效益,“小蓝莓”做成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镇长 母凤鸣:去年,我们园区的总产值已经达到了4400余万元,今年我们同比在去年的基础上会有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蓝莓园区的发展,带动周边1700余人年增收7000元以上。
既有企业入园,也有工坊入乡。在位于巴中市巴州区的这家巾帼工坊,工人们左手绕线,右手持线钩针,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在他们手中逐渐钩织成形。2022年,在义乌市和巴州区两地妇联的支持帮助下,巾帼工坊正式成立,产品主要销往浙江市场。
巴中市巴州区巾帼工坊负责人 张婷:最开始是在义乌那边学的这个中国结,一根红绳,现在延伸到了5个项目,我们的流苏、线勾、腰带,包括串珠。
记者:收入情况怎么样?
巴中市巴州区巾帼工坊负责人 张婷:姐妹们的收入情况就是1500—2300每月,这中间有宝妈、残疾人,包括一些脱贫户,以及就业困难人群,而且还是免费培训。
截至目前,巾帼工坊已成功开展技能培训60多场,累计培训本地妇女超过1500人次,从最初的来料加工,到现在的来单加工和私人订制服务,如今,巾帼工坊承接的业务越来越广,年产值已接近千万。
巴中市巴州区妇联主席 魏倩:辐射带动了4个县区,还有一些乡镇、社区,我们这个项目的特点就是,易操作、可居家,由原来的1个项目5个人,发展到目前的5个项目700多号人。
截至目前,浙川两地已合力打造了100个产业合作园区,引导企业落地投资超1000家,规模超500亿元,一张张东西部产业协作的“金名片”正在巴蜀大地上熠熠生辉。
来源:四川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