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全国政协委员宋朝学建言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合作园区、加强协同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8 21: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3月5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统计联席会议在蓉召开。四川省统计局和重庆市统计局对外公布《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级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GDP超8万亿元,在2021年突破7万亿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5%、30.4%,分别比上年提高0.1个、0.3个百分点,区域位势能级稳步提升。 

对于不断实现能级新突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产业融合方面,未来还可以有哪些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又如何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信永中和集团总裁宋朝学,除了给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还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快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关政策支持的提案。

▲宋朝学

聚焦双方产业基础

“在产业融合方面打造成渝产业园区” 

宋朝学表示,两省市可以发挥自家优势,补链强链促发展,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动能强劲的融合发展轴带,全面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在产业融合方面,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共同打造成渝产业园区。以上这些产业,成渝都具备基础。如新能源汽车,双方可以通过在毗邻地区共同出资,建立合作园区,引进与此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园区内落地生根,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园区内企业产生的收入(GDP)、税收、盈利等均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给各自出资方。而毗邻园区的建设,可以采取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的形式开展。”宋朝学说。

在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区方面,宋朝学建议成渝可以发挥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人才集聚优势,聚焦拓展产业链、强化创新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合理分工、高效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携手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典型示范。

建议加快落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关政策支持

“过去一段时期,川渝两省市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宋朝学提出,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协同机制存在不足、财力仍需国家加大支持等问题,需要加快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关政策支持。

在协同机制方面,他表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过程中,虽然两省市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落实了多项合作事项,但常态化的纵向协调机制仍需完善,“一事一议”式的沟通协调方式也有待改进。同时,目前政府仍是区域协作的主导力量,经济圈内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市场主导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健全。

所以对于如何加快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有关政策支持,宋朝学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可以按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层级,对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列为与上述三个区域战略同一个层级的战略定位。

“其次,可以按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层级,对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出台有竞争力的特色政策支持体系,助力成渝地区发展。同时,完善‘部委牵头、川渝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大力支持川渝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推动川渝两省市优惠政策‘即时共享’,即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除特殊情形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统一适用,以此增强政策协调。”宋朝学说。


渠县网 - 论坛版权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渠县网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渠县网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渠县网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发帖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网友中心
购买须知
支付方式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售后服务
定制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